繁體簡體

【台島夜話】台灣開始看透了美國?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2-03-28 11:08:37

微信截圖_20220315130155副本


  作者 任我行 台灣特約評論人

  台灣民意基金會3月22日公佈最新民調顯示,若大陸武力犯臺,相信美軍會出兵協防台灣的比率只剩34.5%,這和去年10月的調查相比,相信美國會協防台灣的比重驟降了30.5個百分點。有55.9%則不相信美軍會協防台灣,也比去年10月激增了27.4個百分點。半年間,台灣對美軍協防台灣的信心,從非常樂觀到非常悲觀,這是一個極端不尋常集體態度大轉變。也意味著,眼下烏克蘭孤軍作戰等不到美軍的慘痛教訓,已讓台灣人對美國人的信心産生巨大的衝擊。

  要注意的是,去年10月民眾樂觀相信若台海出現戰事美軍會馳援台灣,當時的背景正逢蔡英文炒作“一旦大陸攻臺,相信美軍會馳援台灣”的時刻。

  當時,蔡英文接受美國CNN專訪,CNN記者先意有所指的問,現在有多少美軍人員派在台灣?蔡英文答:“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多”。CNN記者又問,是否相信美國、日本會馳援台灣?蔡簡短地説“他們會以各自的方式”。在CNN與蔡英文的一搭一唱中,蔡英文刻意向世人宣告,美國,以及美國的盟友們,都在台灣附近,以應對中國大陸隨時可能的武力攻臺。

  然而,俄烏戰爭開打一個月以來,美國除了向國際輿論發起對俄羅斯的譴責,並威逼歐洲國家及盟國,拒用俄羅斯能源,發起對俄經濟制裁之外,就沒有太多實質援助了,迄今仍只有烏克蘭自己的軍隊在流血犧牲,孤軍抵抗俄國。

  而俄羅斯之所以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不正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立場親美,且多次向俄羅斯挑釁,以及鼓吹烏克蘭人民相信能夠加入北約,與美國及北約國家形成軍事同盟嗎?

  這不就如同蔡英文及民進黨一再向各界宣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要爭取加入美國發起的印太戰略同盟,要當美國人的盟友。這樣向中國大陸挑釁的話一説再説,持續觸動對岸敏感神經,難道不怕擦槍走火?

  台灣民意基金會本次的民調也調查,“如果有一天中共出兵打台灣,您是否相信日本自衛隊會參戰協防台灣?”結果有四成三的民眾,基本上相信日本自衛隊會協防台灣,不相信的約有四成九,台灣民眾對日本人的信任度顯得分歧。但有趣的是,相信日本自衛隊會協防台灣的人,竟比相信美軍會協防台灣的人多出了8.6個百分點,這結果格外諷刺。

  上述調查可説是充份反映了台灣民眾對美國任信度,在“聽其言、觀其行”後已降到了谷底。面對言而無信的美國人,即便你有“護國神山”這類的半導體産業,一旦走到台海兵兇戰危的局面,保衛台灣,還是得靠台灣人自己。而這樣的意識,已從民間發酵至蔡當局。

  近來有消息指出,台當局高層已敲定,台灣役男現行僅四個月的兵役制度將再延長九個月到一年;只是考慮到年底地方首長選舉,以及兩岸情勢等政治因素,還不確定何時會正式宣佈。雖然該消息已被蔡辦發言人駁斥未經證實,但台灣現行兵役制度僅四個月,是連美國人都搖頭的,美國國防部近年評鑒台灣後備戰力 “虛有其表”,已迫使台灣防務機構自今年元旦起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打算全面強化台灣本身的防禦能力。

  役期延長的討論,在俄烏戰事下似乎也顯得“民氣可用”,一份網路數據調查顯示,贊成兵役延長的討論數共有20.8萬,遠遠高於不贊成的4.9萬筆,兩者相差四倍;當然,會有這樣的趨勢,主要是受到俄烏戰爭牽動。然而,有輿論指出,這樣的調查恐怕有失公平,讓不用當兵的人,來決定要當兵的人的前途,“這是豈有此理?”台灣兵役該不該延長,應該是去調查還未服役的役男及其家長,怎麼會是向“非當事人”調查呢?

  此外,役期延長的消息傳出後,輿論更是痛批蔡英文施政不力,質問蔡與民進黨破壞台海和平、將台灣帶入兵兇戰危,更有長輩大罵年輕世代被政操弄,整天意識形態挂帥,激化兩岸矛盾,以致斷送自己與台灣的未來。

  與此同時,親綠營的“台灣制憲基金會”也在3月24日公佈最新民調,當被問及若兩岸開打,“請問您是否會挺身而出,為守護家園、以及您所珍惜的一切而戰?”有74.1%民眾表示肯定會、17.3%表示不會;表態挺身而戰的受訪者,比2021年8月時的調查,增加了2.2個百分點。然而,這樣的調查結果,卻引發大批網友在新聞下方留言表示“難以置信”,更有人甚至懷疑調查真實性與受調者的誠實問題,紛紛留言“不可能”。更有網友譏諷,“我OK,你先上”(意指,我認同戰時挺身而出保台灣,但戰場你先上)。

  不過,不論兵役期是否延長,也不管若遇戰事是否挺身保台灣,可以肯定的是,民進黨已在悄悄強化軍事準備了。在俄烏戰爭之際,3月初台灣正在舉行被形容為“史上最硬14天教召”的行動,把後備役男從工作崗位上調離兩周,重新進行重兵器、機槍操作等軍事訓練,以符合精實、增量的建軍思維。此舉,除了響應美國防部對台灣後備戰力“虛有其表”的批評之外,是否也意味者,台灣開始看透了美國,協防台灣的承諾,也只是信口開河?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