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美國欲治俄軍“戰爭罪”! 網友:該治你自己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國際新聞      2022-03-29 13:16:21

中新網3月29日電 (記者 孟湘君) “如果要説有國家因為侵犯人權而遭到聯合國和國際刑事法院制裁,英法美應該名列前茅”。

對於美國此前單方面宣稱“認定俄軍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應受到起訴”, 當地時間3月27日,網友發出嘲諷。

因為主要管轄“戰爭罪”的機構是國際刑事法院,而“巧合”的是,該法院本身就是美國的制裁對象。而制裁原因在於,該法院曾認定,不是別人,正是美國自己在阿富汗犯下了“戰爭罪”……

【美國對俄“扣帽子”】

近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聲明中宣稱,“基於公開可獲得的資訊和情報來源”,美國政府“正式認定俄軍成員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

布林肯稱,拜登政府將繼續追蹤“戰爭罪”報告,致力於“用所有可用的工具來追究責任”,包括刑事起訴。而具有管轄權的法院將負責特定審理。

布林肯的聲明立即遭到美媒質疑,因為對“戰爭罪”具有管轄權的,傳統上是國際刑事法院(ICC)。然而,不僅美國並非ICC締約國,連俄羅斯、烏克蘭也不是。

也就是説,具有長臂管轄“傳統”的美國,實際上沒權管這事。

還有記者提醒,美國之前可是制裁了ICC的幾名官員,現在又找它們“辦事”,這合適嗎?

對此,美國國務院全球刑事司法事務無任所大使貝思·范·沙克表示,美國將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包括美國國內法院;同時,美國歡迎ICC新上任的檢察官對烏克蘭境內情況展開調查。但她也指出,作為非締約國,美國“沒有任何肯定的合作義務”。

這話資訊量太大,美國的蠻橫態度都擺到了明面上,不是非得靠ICC,真要想動手,美國自己也能判……

【俄方怒而“掀帽子”】

布林肯在聲明中稱,俄軍對馬利烏波爾平民所在的婦産醫院進行導彈襲擊。他所指的是3月初,西方與烏媒體眾口一詞,報道一名孕婦遇襲的事件。報道中,女子挺著孕肚,臉上帶傷,正自己走下醫院樓梯,引發網友同情。

點擊進入下一頁

俄駐英大使館反駁西方關於“孕婦遭俄軍轟炸”事件。圖片來源:推特頁面截圖。

但反轉不久後就來了。俄國防部通報,婦産醫院所有人員自2月底以來,已由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組織“亞速營”驅散。那裏早已人去樓空,“亞速營”將那裏佈置成了火力陣地。

那名女子是當地一名美粧博主,有自己的社交賬號,她被指在撤離後的醫院,由美聯社記者“指導擺拍了”“遇襲”場面,以此來煽動網際網路上的仇俄情緒。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指出,這種手法不新鮮了,“白頭盔”組織之前在敘利亞進行過類似擺拍。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則形容,這已經不是宣傳,而是“資訊恐怖主義”。

點擊進入下一頁

網友稱,這位烏克蘭美粧博主擺拍遇襲場面。圖片來源:推特頁面截圖。

俄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表示,華盛頓方面做出此類指控的目的,在於企圖“在大眾眼中將俄羅斯妖魔化,並煽動仇俄心理”。

他指出,美國企圖賦予自己審判誰是“戰犯”的權利,這令人無法接受。“對於全球數十萬被害生命、被摧毀的國家、數十次人道主義災難來説,那些對製造國際恐怖主義溫床負有責任的國家,不可能有此權利。”

【美國與ICC“結梁子”】

安東諾夫所言非虛。因為早自2016年起,國際刑事法院就認為美國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行,並開啟調查。

國際刑事法院設在荷蘭海牙,有123個締約國,其根據2002年生效的《羅馬規約》設立,主要對犯有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反人類罪和侵略罪的個人追究刑事責任。

在長達10年的證據收集後,2016年11月,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辦公室發佈報告,認為2003年至2004年,美方人員在阿富汗對在押人員犯有酷刑、虐待、侵犯人格尊嚴等戰爭罪行及危害人類罪。

點擊進入下一頁

2017年,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法圖·本蘇達請求司法授權,以開始調查阿富汗事件。圖片來源:國際刑事法院官網。

2017年,該法院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宣佈,要求對阿富汗可能發生的戰爭罪行啟動調查,調查對象包括美國。調查從2020年3月正式啟動,這是國際刑事法院首次批准調查美軍。

可以想見,美國是如何極力阻撓調查的。

2018年,外媒報道,美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的演講草稿,就透露了美國打算如何發出威脅。草稿顯示,美國不會與ICC合作、提供任何援助或加入。“我們會讓ICC自行消亡。在我們看來,ICC已經‘死’了。”

點擊進入下一頁

美國威脅,如國際刑事法院調查美在阿富汗戰爭罪行指控,將制裁該機構官員。圖片來源:卡達半島電視臺報道截圖。

調查正式啟動後的2020年,特朗普政府對本蘇達等兩名ICC高級官員實施了制裁,宣佈凍結其在美資産及採取個人簽證限制措施。

美國還以自己不是《羅馬規約》締約國為由,宣稱ICC無權調查美方人員,更曾打算通過談判達成約束力更強的雙邊協議,禁止各國向ICC轉交美國人。

【各方批美國“耍性子”】

國際刑事法院批評,美國“直接針對一個國際司法機構及其公職人員”,這是“對法院、《羅馬規約》下的國際刑事司法系統和法治構成嚴重攻擊”。

2020年6月,67國亦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對國際刑事法院的支援,反對美國粗暴干涉調查,濫用制裁。

點擊進入下一頁

美國自稱“保護美公民”,反對國際刑事法院的“非法調查”。圖片來源:美國國務院。

這67國中,許多國家的大名引人注意。據報道,它們包括: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奧地利﹑比利時﹑捷克﹑丹麥﹑冰島﹑義大利﹑立陶宛等。

這次,得知美國準備將俄軍人送至“戰爭罪”法庭,外國網友也紛紛吐槽。

一名網友評價,“美政府想在國際刑事法院讓俄面臨戰爭罪,這正是美國為阻止自身戰爭罪被起訴,立法反對的同一間法院”。

另一名網友則表示,“如果要説有國家因為侵犯人權而遭到聯合國和國際刑事法院制裁,英法美應該名列前茅”。

點擊進入下一頁

網友稱,侵犯人權名單英法美排前列。圖片來源:推特頁面截圖。

還有網友對美國的“雙標”做法進行了深入揭批:

“美國人説,支援在烏克蘭記錄和暴露戰爭犯罪的活動家記者”。

同樣是“美國人説,朱利安·阿桑奇必須為揭露美士兵在伊拉克犯下的戰爭罪行受罰。”

還是“美國人説,將因為國際刑事法院調查美國戰爭罪而制裁它”。

點擊進入下一頁

網友深入揭批美國的“雙標”做法。圖片來源:推特網頁截圖。

【美國留下“爛攤子”】

美國出兵阿富汗20年,戰爭罪行罄竹難書。以下幾起事件,只是被披露的冰山一角,但足以震撼國際社會:

◆ 2002年至2008年期間,據國際刑事法院調查,有理由相信美軍方和美國中央情報局成員對“至少61名被拘禁者實施酷刑、虐待”,對“至少27名被拘禁人員實施了酷刑、虐待、侵犯人格尊嚴或強姦”。

◆ 2012年,美軍士兵羅伯特·貝爾斯槍殺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16名阿富汗平民,但在美國治外法權保護下,其回到美國,通過認罪協定免除死刑判決。

◆ 2014年至2019年,據美媒披露,美軍無人機多次襲擊並殺害農民、兒童、村民及逃難平民等,但這些罪行一度被掩蓋或粉飾。

◆ 2019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利用行政權力,赦免兩名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的美軍士兵。他們分別是向阿富汗平民開火,被判二級謀殺罪的前陸軍中尉洛倫斯,以及在國家電視臺上承認,殺害手無寸鐵的阿富汗獲釋囚犯的前陸軍少校戈爾斯廷。

◆ 2021年12月,對於美軍無人機在阿富汗空襲平民,美國防部發言人公開承認,沒有美軍士兵會因此面臨紀律處分。

大量鐵一般的事實、網友的犀利評論,以及俄方的揭批,共同勾勒出了美國真正的面貌——踐行霸權主義、利己主義、單邊主義。美國在對待自己一手製造的戰爭罪行面前,無視法治、包庇兇手、逃避懲罰,卻肆意炮製謠言污衊他人,“雙標”立場已無法粉飾。

實際上,美媒將美國稱為“全球唯一的‘制裁超級大國’”。美國財政部報告顯示,截至2021財年,美國已生效制裁措施累計達9400多項,比20年前增長近10倍。

然而,美國頻舞“制裁大棒”,卻加劇了災難動蕩。有預測認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對阿實施的經濟制裁所導致的平民死亡人數,或將超過20年阿富汗戰爭總和。

也許,世界應該思考,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戰爭罪犯”?

文章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姚思寒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