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台灣調整兵力部署 調動“海龍蛙兵”防斬首

王昆義

王昆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臺軍3

臺軍資料圖 圖片來源臺媒

作者 王昆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儘管民進黨當局安撫島內民眾“台灣不是烏克蘭”,但是受到戰爭慘狀的影響,卻也不免心驚膽寒,於是又開始思考兵力的強化與部署,包括編列5000億元(新台幣)的“特別預算”,用於戰機採購和“戰力提升”,還將編列“潛艇臺造”的特別預算。另外,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民進黨當局也將恢復“一年徵兵制”。

在兵力的調整與部署方面,日前最受的重視的就是,有傳言在俄烏戰爭初期,俄國曾經派遣特戰隊滲透烏克蘭,想要刺殺烏國總統澤連斯基,台灣安全單位有鋻於此,憂心台海戰爭時可能發生“斬首行動”,可能派遣特戰部隊借著偽裝貨輪,經淡水河、基隆河等通道,直抵台北、執行斬首戰略。為此,臺軍擬將現駐守外島的“陸軍兩棲偵察營”調回本島,進駐淡水河口。

“海龍蛙兵”臺軍“不對稱戰力”關鍵之一

台灣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兩棲偵察營,俗稱“水鬼”、“海龍蛙兵”。合格隊員皆需經過海龍儲備訓練,考核水域、山地和格鬥等戰技,並得通過傘訓方面的專長訓練,是台灣號稱“最精鋭的三棲特種部隊之一”,也是“不對稱”戰力關鍵之一。

台灣軍方調動“海龍蛙兵”的理由是,在數次的兵棋推演中,解放軍都很有可能,從淡水滲透攻擊,如果海龍蛙兵班師淡水,更能反制對方。由於大台北地區最易遭受進攻的就是淡水河,才會研擬將“海龍蛙兵”調往台北加強防衛。但目前除了臺陸軍第六軍團關渡指揮部、“憲兵”指揮部、陸戰66旅,已經有三個單位負責駐守台北的任務,負責三棲特攻作戰任務的“海龍蛙兵”是否調動,仍有討論的餘地。

根據台灣安全單位分析,解放軍想進入台北市有五大水陸通道,除基隆河與淡水河,最便捷的路徑是經由基隆、宜蘭,沿高速公路、萬瑞快速道路,通過五號高速公路的雪山隧道,直接進入台北市;另一條則是從金山經八煙、陽明山,可直下攻大直要塞的陽金公路。

五大要道目前各有臺軍把守,淡水河口目前由關渡指揮部裝騎連與河防營負責把守,沿岸部署有CM34三十公釐機炮型雲豹甲車、20機炮、戰車炮與標槍導彈等。

目前,臺軍方高層原規劃將金、馬、澎的“海龍蛙兵”全數調回,進駐淡水河口,利用現役成功艇巡弋台北港、淡水河口至大直基隆河道等水域,必要時可搭載刺針與標槍導彈小組,阻止解放軍利用淡水河道進襲台北要塞。

只是,淡水河口至關渡橋段水下水文變化多端,淤積泥沙形成淺灘時有變化。淡水河口駐有海巡淡水隊,其50或35噸艇除非有緊急救難任務,不輕易進入河口,否則就要在配備有測深儀下,緩速巡航。

“海龍蛙兵”近年增加反恐任務訓練

事實上,“海龍蛙兵”的前身,是從1949年國民黨遷臺後,蔣介石視察金門時,指示金門防衛司令部門挑選優秀的官兵組成“偵察隊”,成為“海龍蛙兵”前身。雖然為臺軍陸軍部隊,但是必須接受兩棲作戰訓練。1954年當時的台灣地區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蔣經國指示,將“兩棲作戰部隊”更名為“成功特種蛙人隊”,取其“只準成功、不許失敗”之意,所以又稱為“成功隊”,由劉雨成隊長帶領,而劉雨成也成為後來名聞遐邇的“海龍王”。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服役時,也是海龍蛙兵一員。

“海龍蛙兵”現有三個駐地,包括金門、馬祖與澎湖等外島。海龍蛙兵有案可考的特種任務,至今執行約130多次,神出鬼沒令“水鬼”之名不脛而走。臺陸軍兩棲101偵察營納編于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旗下,除了滲透、摸哨、蒐集情報等特種任務外,在台當局高層長官抵達外島巡視時,海龍蛙兵也負責執行接送與護衛任務。

而隨著兩岸“小三通”開放後,海龍蛙兵近年增加了反劫機、反劫船、反劫車等反恐任務訓練。海龍蛙兵使用的成功艇、海龍快艇與K85快艇,其中成功艇最高速度可達50節,但是由於缺乏專用港口,平時由拖車架在路上,遇到緊急狀況恐難以應變,因此臺陸軍在2016年開標,在金馬澎等地興建專用碼頭,目前金門與澎湖的海龍專用港勤設施施工已開始執行。

這三處專用碼頭及營舍新建港勤設施,都已接近完工階段,未來可供海龍蛙兵現有的成功艇與海龍艇駐防,改善過去海龍蛙兵沒有專用港口,無法快速出海的缺點。可是,如果海龍蛙兵調回台北,那麼這些新建港口恐怕只會變成“蚊子港口”了。

事實上,兩岸是否因為俄烏戰爭而升高對抗,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就表示:“我們一再強調,我們有耐心,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同時,我們決不容忍‘台獨’,如果‘台獨’分裂勢力膽敢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採取斷然措施”。

所以,到目前為止,大陸對臺政策還是採取和統之策,至於,如果真像綠營安全部門高層所説,受俄烏衝突啟示,大陸若對臺發動戰爭,“不動則已,要動絕對是全面性”。兩岸若進入“全面性動武”,那一定是民進黨當局搞“法理台獨”挑起戰端。因此,民進黨當局與其思考大陸是否會動武,還不如檢討誰才是可能讓大陸動武的基因,這才是“保臺”的第一要務。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邱夢穎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