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經常“懟人”的林黛玉,其實活得最通透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國學經典      2022-04-11 08:51:13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0日電(記者 上官雲)“(這花)是單給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都有?”

  作為《紅樓夢》裏鬥嘴的名場面之一,林黛玉的這句話相當出圈,許多人一看就能腦補出後面的臺詞:“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來的,也不會給我。”只剩周瑞家的在一旁尬笑。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87版《紅樓夢》視頻截圖

  因為這一幕,有人給林黛玉貼上了“小氣”的標簽,嘲笑她不通人情世故;也有人調侃她是“林懟懟”,言語犀利。更有人模倣她的口吻,創造了一系列“林黛玉發瘋文學”。

  書中的林黛玉,是怎樣的?

  性格敏感?

  剛來到榮國府的黛玉,無論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不肯輕易多説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

  與人交往時,從王熙鳳到李嬤嬤,再到薛寶釵等人,林黛玉幾乎挨個“懟”了個遍。比如,她去找寶釵玩兒,恰好賈寶玉也在,便輕飄飄來了一句,“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

  有一回,王熙鳳調侃黛玉,“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家作媳婦?”別人説這是“詼諧”,黛玉立刻回懟“不過是貧嘴賤舌討人厭惡罷了”。

  後來,大家去清虛觀打醮,聽戲時,賈母看見賀物裏有個赤金點翠的麒麟,覺得眼熟,寶釵回答説史湘雲有一個,“比這個小些”。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87版《紅樓夢》視頻截圖

  別人誇寶釵有心;黛玉心裏不高興,又冷笑道:“他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寶釵只得回頭裝作沒聽見。

  這麼看起來,林妹妹有時候似乎確實不夠大度。有人説,或許是因為幼年喪母,加上有著諸多心結,她對別人的言談舉止總顯得分外在意。

  逐漸成長

  實際上,林黛玉並不算個特別小心眼的人。隨著年紀增長,她待人越來越溫和,逐漸成長,也不會因為一件小事揪住不放。

  有一次,林黛玉去怡紅院,晴雯不願來開門,惹出一場誤會。但等寶玉一解釋,她馬上就想到:“是了,想必是你的丫頭們懶待動,喪聲歪氣也是有的。”

  她也不是個記仇的人。林黛玉曾惱怒史湘雲無意中將自己比作“戲子”,一度鬧得不可開交。然而,她很快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中秋夜,黛玉和湘雲聯詩,已經心無芥蒂。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87版《紅樓夢》視頻截圖

  當她覺得自己誤會了寶釵,就會誠懇道歉,“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怨不得雲丫頭説你好,我往日見她讚你,我還不受用,昨兒我親自經過,才知道了。”

  當面認錯,並坦率承認自己的嫉妒心,這足以説明,林黛玉是一個很真實的人,不會為了所謂的面子或利益去套路別人。

  能夠通透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處理人際關係時才會懂得進退。

  保持真性情

  不過,或許是“世外仙姝”的標簽太突出,人們提起林黛玉,總覺得她清高、不食人間煙火,更不可能像鳳姐那樣管好一個大家庭。

  可實際上,黛玉的情商並不低,對家裏的很多事情都是“看破不説破”。

  對賈府的收支情況,她從不熱衷,但心裏有數,“我雖不管事,心裏每常閒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

點擊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87版《紅樓夢》視頻截圖

  對待僕人,她很大方。有一次,寶釵掛念著黛玉身體不好,便叫婆子送燕窩。

  黛玉知道婆子晚上可能有賭局,便説“難為你。誤了你發財,冒雨送來”,同時命人給了幾百錢的賞錢。婆子心裏自然高興,最後皆大歡喜。

  在她居住的瀟湘館,丫頭婆子們各司其職,説話、做事井然有序,幾乎沒鬧出過什麼問題。黛玉和紫鵑的關係,也親如姐妹,勝過一般的主仆。

  人人心裏都有一部《紅樓夢》,角度不同,看見的故事也不同。所以,很多人認為,林黛玉言語犀利是身世和性格使然,也是一種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真性情。

  現實中,有人會在歷經滄桑後選擇磨平棱角,也有人在看透生活的真相後選擇保留一絲鋒芒,林黛玉,大概就是後者吧。(完)


文章來源:中新網客戶端
作者:上官雲  |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