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高層密集座談傳遞中國經濟形勢三大判斷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電 題:高層密集座談傳遞中國經濟形勢三大判斷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江西主持召開經濟形勢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4月7日,李克強還主持召開了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一季度數據公佈前,高層密集座談傳遞出對當前中國經濟運作和下一步工作的三點重要判斷。
資料圖:集裝箱碼頭。張茵 攝
研判形勢:堅定信心,正視困難
從兩場座談會對當前形勢的研判來看,官方認為中國經濟總體運作在合理區間,但並不諱言“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且強調要“正視和果斷應對新挑戰”。
近期中國多地疫情反彈,加之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加,陸續公佈的一些先行數據已經反映出壓力。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産出指數均降至臨界點以下,表明經濟總體景氣水準有所回落。
儘管挑戰不小,但從兩場座談會強調“主動作為、應變克難”,要求“以穩就業穩物價支撐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等表述看,官方穩增長、保民生的信心和決心沒有動搖。
這種定力源於有備而來。事實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明確“5.5%左右”年度增長目標時就強調“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面對進一步加大的下行壓力,3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制定今年宏觀政策時,對國內外環境很多變化已有前瞻考慮”,並重申要“咬定目標不放鬆,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政策基調:靠前發力,適時加力
在兩場座談會上,“靠前安排”“加快節奏”“適時加力”等頗具緊迫感的表述頻繁出現。這種緊迫感,已經體現在宏觀政策實施力度上。
例如,最新公佈的一季度中國金融數據全面超出預期。當季,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8.3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6636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2.06萬億元,同比多增1.77萬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等總量數據超預期增長,體現了金融靠前發力支援穩增長。在金融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下,寬信用效果開始顯現。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表示,考慮到今年前兩個月經濟表現較預期強勁,加之政策支援靠前發力,或有助於抵消3月疫情反彈和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拖累影響。從近期官方表述可看出,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還將加強,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援。
發力重點:市場主體,重要基礎
“越是困難多,越要為市場主體提供好的營商環境。”“市場主體是穩定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礎。”
當前一些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困難多、壓力大,必須著力幫扶他們渡過難關。為市場主體紓困,穩定市場預期,成為兩場座談會關注的重點。
從4月開始,今年中國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重頭戲——1.5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正式實施。這些“真金白銀”將有力支援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發展,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李克強在7日舉行的座談會上強調,要上下協同加快增值稅留抵退稅進度,讓資金儘早落到市場主體賬上。
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中國官方近日發文要求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其中提及增強市場監管制度和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説,貫徹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力行簡政之道的理念,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良好生態,將使建設統一大市場的過程,也成為不斷規範政府行為、減少對市場干預的過程。(完)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