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上海,我們守“滬”你!| 24小時守護生命線的醫務工作者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4-13 15:30:33

上海 3

     【導語】 “大白”們、志願者、社區工作者、房東、快遞員……疫情之下的上海,每天都在講述守“滬”與被守護的故事。


  我們對於疫散花開的美好期許

  共同匯成此刻的力量

  “守滬”

  我們在一起!


上海-2

  疫情防控之下,核酸檢測量不斷攀升,醫護壓力陡增。抗疫的“大白”,是救死扶傷的天使、是溫柔的妻子、也是慈愛的長輩……緊張的工作打亂了原來的生活節奏,他們感受著別離與擔憂的“苦”,體會著責任和擔當帶來的自豪!

  上海社區基層醫務人員日常核酸採樣

3月14日,醫務人員在分配任務

  3月14日,上海各高校已進入封閉管理,校方和醫院都對採訪拍攝提出不少限制。儘管有防護裝備,但醫護們不時嚴肅地提醒我們,與採樣臺、與學生保持距離。他們十分注重效率,整個過程行雲流水,非常高效。

  後來醫護們告訴我:“採樣要快,避免人員在同一空間內的長時間共處,而且拖遝了真的會採不完,馬上還要趕去下一個居民小區。”他們白天是社區醫院的醫生,下班後“變裝”成“大白”,每天採樣至深夜而歸。採訪至今已過了半個月,上海的疫情持續升級,希望他們安全、平安!

  抗疫“大白”的憂傷與自豪

許翠英是奉賢區中心醫院的感染控制專家。 受訪者供圖

  奉賢區中心醫院“院外突發緊急核酸採樣保障群”的每一位隊員24小時開機待命。看到緊急任務的資訊,不管是白天黑夜淩晨,所有人都在半小時之內趕到醫院集合。該院方面告訴記者,每日要派幾百名醫務人員外出社區、村鎮、學校、工廠工地執行採樣任務。

  感染控制專家許翠英是奉賢區中心醫院“院外突發緊急核酸採樣保障群”中的一員,她告訴記者:“命令隨時會來,我們隨時會出發。”她説,接到命令心裏沒有任何一絲雜念,人也好像失去了其他感知,沒有疲憊也沒有困頓。“到了醫院,不敢吃東西不敢喝水,趕緊上好廁所換上防護服,做好防護,帶上物資,跟著各自的小分隊上車出發奔赴各個採樣點。”

  此時,身邊,一輛救護車呼嘯而過,朝著其所在醫院的方向奔去,“忽然,我的精神又亢奮了!”許翠英説,“醫院外的定康路轉彎道上停了很多車輛,我知道,集結號吹響了,我的戰友們都已經在路上了,此時此刻,忽然,我笑了……”

  上海:醫療機構急診全面恢復

醫患共同製作剪紙作品,並寫下心願。 瑞金醫院供圖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滿足民眾就醫需求成為此間政府部門助力解決的問題。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明確:上海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採取科學、規範、合理的防控措施,不能因疫情處置對醫療機構一關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

  3月27日,上海178家二、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除後備定點醫療機構外,急診均全部恢復。同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多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已進入世博展覽館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

  瑞金醫院方面表示,眼下,疫情防控正處於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但無論醫生護士,或者可愛的“患者”,大家都有一個希望,希望這種特殊的生活早點結束,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人身邊。

  佩戴著黨員徽章的59歲檢驗科主任

  在大規模人群篩查中,快速精準的核酸檢測至關重要。這些報告是怎樣出臺的?

  東方醫院檢驗科PCR(基因擴增)實驗室裏,燈火通明一片忙碌。浦東新區許多社區當天採集的核酸樣本,正源源不斷地送到這裡來檢測。

  根據工作流程,他們首先要對待檢測的核酸樣本編號,逐個進行掃碼登記;然後逐個進行取樣核酸提取,再將提取好的核酸樣本,加入到PCR反應體系中;“加樣”完成後,放入PCR儀器中進行擴增,整個過程需要三個小時,才能看到檢測結果。完成審核後,第一時間上傳“健康雲”。

  單個核酸樣本的檢測流程尚且如此複雜,何況是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檢測如此大的批量,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PCR實驗室裏的溫度很高,身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汗水很快濕透了記者的衣衫,嘴裏呼出的熱氣,也很快模糊了護目鏡。

  3月28日5時起,上海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新一輪核酸篩查,第一批是浦東、浦南及毗鄰區域。包括東方醫院檢驗科在內的PCR實驗室,面臨著更加艱巨的檢測任務。想起范列英胸前佩戴的那枚黨徽,讓人對這些檢測一線的“白衣戰士”充滿了信心。

  初為人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後”

  在此輪疫情中,上海閔行區較為嚴重。1994年出生的譚善博,是閔行區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公共衛生醫生,負責流調和密接、次密接及高篩人群的核酸採樣工作。

  在被封控小區的指定區域,小譚穿戴好自己的防護裝備,並在同事協助下,將核酸採樣管和醫廢垃圾袋等採樣物資全都綁在了腰間,一個人前往密接和次密接居住的樓棟。

  “叔叔、阿姨,大家準備好‘健康雲’,我們進行核酸採樣了,謝謝配合!”在這棟沒有電梯的老居民樓,小譚在一名志願者的協助下,從一樓爬到六樓逐戶敲門,一個掃碼一個採樣,一個多小時後順利完成任務。小譚仔細核對後,才小心地脫下防護服。回到單位進行樣本交接,再送回PDA核酸採樣掃碼儀,任務才算執行完畢。

  “每天,都有大量的數據需要統計上報,不能拖到第二天。哪怕是採樣到深更半夜,也是如此。”望著窗外的明媚春光,小譚説:“疫情就是戰場,我們是一個團結戰鬥的集體,科室裏已經有三位同事病倒了。我是一名‘90後’年輕人,衝鋒在前,義不容辭。春已暖花已開,疫情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核酸樣本轉運員:早一分鐘送檢,就少一分傳播風險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感科護士潘美麗正在核對樣本數量 嘉定區宣傳部供圖

  在核酸檢測採集人員忙碌的同時,還有一群人的工作鮮為人知,卻極為重要,他們就是核酸樣本轉運員。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感科護士潘美麗就是其中的一員。

  為了節約每一分鐘,不浪費一套防護服,8個多小時裏,潘美麗始終穿著這件防護服,她沒進過一口食物,沒喝過一口水。十幾天沒回家的她不禁想起家人,“真想早點回家抱抱我的女兒,前兩天視頻聊天時,她還説有小禮物要送給我。”頓時,潘美麗鼻子一酸,淚水再也忍不住了。

  潘美麗介紹,疫情以來,安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200余名醫務人員連軸轉,有人連續一個多月在隔離點蹲守,有人在大雨中堅守,全身濕透……“大家都在咬牙堅持,相互支撐、相互鼓勵。”潘美麗説,作為醫務工作者,要更加堅強、團結,給市民帶去更多信心和安全感。


策劃:袁丹華

製圖:劉素

資料來源:新華網、中新網、新華每日電訊、央視網





責任編輯:袁丹華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