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上海,我們守“滬”你!| 人在陣地在——致敬社區工作者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4-14 16:00:33

微信圖片_20220414103327


  【導語】 “大白”們、志願者、社區工作者、房東、快遞員……疫情之下的上海,每天都在講述守“滬”與被守護的故事。




哪任務險重 哪就要有黨員

劉苗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上海68萬多名在職黨員下沉一線,參與到小區封控、核酸檢測、物資保障等工作,與社區居民並肩作戰。

  虹口的一個居民區,劉苗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自從小區封控後,他以居委會辦公室為家,帶領居委幹部和志願者們日夜奔忙,回應和解決各種居民訴求。睏了就在沙發上躺一會兒,餓了將就吃上幾口速食麵。脫下防護服,劉苗的衣服早已濕透,志願者看到後借來換洗衣服,他卻顧不上換,馬不停蹄開始佈置下一步工作,身上的衣服常是自然風乾。

  在這位“兵支書”的帶領下,社區的黨員們紛紛亮身份、作表率,夯實基層戰“疫”堡壘。居民區第二黨支部書記孫宗澤以筆為戎,帶病在身仍堅持細心記錄社區抗疫的點點滴滴,為防疫工作總結經驗成果。80多歲的老黨員曹忠民多次要求參加小區疫情防控大門口輪值。“我是老黨員,在我有生之年要分秒必爭地多為小區服務。”




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

臨汾花園小區

  上海靜安區臨汾花園小區是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共有2150多戶人家,閉環管理期間約有5000多名居民宅在家中。一個書記、一個主任、8個社工,就是臨汾花園社區居委會的全部配置。10個人服務5000多名居民,工作的壓力和強度可想而知。

  社區工作人員雖然數量吃緊,但解決百姓問題上不能有任何懈怠,心裏沉甸甸的責任讓大家不顧疲憊,有什麼問題都要想盡辦法去儘量解決。小區封閉管理之後,生活物資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每3到5天發一次蔬菜包,社區有限的幾個人面對2000多戶居民如果只靠人搬肩扛,發放時間會遠遠拉長。為了讓居民儘快領到蔬菜,社區黨總支書記肖昌動員小區居民成立了志願運輸隊。疫情之下,大家同心協力,電瓶車、私家車、平板車、帶輪子的籃筐,能上的都上了。

  每一個人都被守護,每一個人也都是守護者。關鍵時刻,小區的凝聚力、社區工作人員的責無旁貸,既讓肖昌感動,也成為他堅持下去的動力。居委會的一張行軍床,肖昌已經連續睡了10天。




想方設法解決群眾困難

趙家花園

  “我住在辦公室裏,手機24小時開機。”上海市普陀區宜川路街道趙家花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杜佳敏是個80後,從接到組織區域核酸篩查通知起就選擇住在居委會辦公室,堅守在社區防疫一線。

  杜佳敏想了各種辦法克服困難。趙家花園居民區有900余戶,老年人佔50%以上且高齡老人較多。“能不能讓核酸檢測站移動起來?工作人員流動採樣,按樓棟進行,避免居民長時間排隊、聚集。”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事們討論,得到一致贊同。這種移動檢測方式的高效,在小區兩次核酸檢測中都得到充分體現。

  上海市虹口區的曲陽社區老齡化程度也比較高,小區封閉以後,高齡老人們的生活起居怎麼辦?為此,虹口公安分局曲陽路派出所民警董瑞,集結所裏42名黨員民警組成黨員民警助老先鋒隊,為轄區內高齡獨居老人等群體提供到府送菜和送藥服務。

  董瑞同虹口區黨員民警助老先鋒隊的隊員們,每天都奔忙在抗疫一線,她説:“我們是人民警察,也是共産黨員。群眾有困難找警察、找黨員,是信得過我們,不能讓大家失望。”




疫情不退,我決不退!

李秀芹

  堅守社區抗疫一線一個月,浦東新區浦興路街道長島路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秀勤的嗓音已完全嘶啞,雙眼也早就佈滿血絲。

  前天淩晨4點,她帶領著社工和志願者開始當天的核酸檢測準備工作,下午兩三點鐘才吃上“早飯”;下午4點半,整個小區5400人次的核酸檢測全部完成後,又一直忙到晚上8點,才勉強扒了幾口冷飯冷菜,還趕著去協調居民連夜轉運的安排……

  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累到幾乎不想吃飯,就是在如此持續高壓的環境下,這位曾患大病的“小巷總理”仍然咬牙堅持抗疫,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應居民需求,“我是黨員,又是書記,倒也要倒在崗位上。疫情不退,我決不退!”




志願服務添力量 默默守護這座城

他們,守護這座城市

  疫情下的上海,活躍著許多由居民組成的志願者服務隊伍,他們的日常工作包括派發生活物資、接收派送居民快遞外賣和輔助核酸篩查等,他們的默默付出,確保了管控的良好秩序、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城市的運轉。

  施忠良是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的一名社區志願者。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施忠良所在的小區自3月18日起進入封控管理,他就在那時候加入了居民自發組成的社區志願者團隊。

  團隊成立之初僅有7名成員,近一個月時間裏,志願者在小區內奔走忙碌的身影感染著居民們,目前已經有近40名居民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

  施忠良和他的夥伴們主要負責將居民網上採購的生活物資派送到戶,為了將貨物安全及時地派送到居民手中,他們每天用於噴灑消毒的酒精用量達到10公斤左右,在小區內步行送貨里程累計達10公里左右。




打通物資供應“最後一百米”

上海社區工作人員淩晨清點物資。 受訪者供圖

上海社區工作人員淩晨清點物資。 受訪者供圖

  社區團購的“團長”們,最近成了小區裏最受歡迎的人之一。微信群是他們的主陣地,小區門崗是他們的主戰場,手機是他們的主要“武器”,而將生活物資供應到每家每戶,就是這些“作戰團”的戰略目標。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裏,他們像一支支奇兵,和其他力量一起,守衛著這座超大城市的大後方。

  松江區的段女士是小區的“團長”,組織了幾次團購。“5號來了一批蔬菜大米和草莓,物業的工作人員幫我一一送到鄰居們家門口。第一次體驗送貨,我才送了幾幢樓就已經累趴了,工作人員平日的辛苦可想而知。”

  “很多物業工作人員都臨時睡地下室,我們鄰居們知道後自願自發送了一些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給他們。平常誰家生活缺東西了都在群裏吆喝一下,有的就紛紛拿出來分享。”正如段女士所言,除了物資保障隊伍的不斷加強,上海各小區的志願者、居民們也團結一心。

居民在微信群裏互幫互助。 受訪者供圖

居民在微信群裏互幫互助。 受訪者供圖


舍家逆行、肯吃苦、能擔當

是一線社區工作者的生動寫照


在上海疫情最吃勁的階段

最平凡的他們挺身而出、咬牙堅持

用奉獻和堅守詮釋責任擔當

以實際行動為群眾排憂解難

守護著這座城市

守護著萬千家庭

向他們致敬!


策劃:徐亞旻

製圖:劉素

資料來源:中新社、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網

澎湃新聞、文匯報


責任編輯:徐亞旻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