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中國近代“第一號輪船”母型船圖紙或被找到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資訊      2022-04-15 08:52:24

  中國近代“第一號輪船”母型船圖紙或被找到

陳悅(左)與楊帆拿著型線圖比對“萬年清”船模。 江超雲 攝

  中新網福州4月14日電 (江超雲)隨著“萬年清”母型船圖紙近日在法國國家海事博物館被找到的消息傳來,中國近代“第一號輪船”——“萬年清”艦的通體設計或有了具體數據,最初模樣將真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現安放在位於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二樓的“萬年清”艦船模型,是專家學者根據歷史資料,遵循閩浙總督左宗棠創建船政時提出的“兵商兩用”設想,結合各個角度圖片製作而成的,因而並不能稱之為原型復刻。而今,艦船圖紙找到,“萬年清”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福建船政研究愛好者楊帆的家族多與造船業有關聯,這也讓“船”成了他的業餘愛好。2007年,深諳中式帆船設計的楊帆受邀到法國波爾多修復一批中式帆船,這成為他與法國國家海事博物館研究專家多年聯繫的開端。

楊帆展示“萬年清”艦“母型船”的型線圖。 江超雲 攝

楊帆展示“萬年清”艦“母型船”的型線圖。 江超雲 攝

  “這可能是‘萬年清’的母型船工程圖。”楊帆在今年年初收到法國國家海事博物館傳來的法國通報艦“吉尚”艦型線圖掃描圖片時,第一時間就産生了這樣的想法。該艦符合“萬年清”艦的“飛剪艏、三桅全帆裝、150馬力單煙囪、木製船體”等典型特徵。

  楊帆推斷,通報艦具有“快”的特質,又有一定的運輸能力。當年閩浙總督左宗棠提出的“兵商兩用”設想,是為了讓艦船通過商用補貼軍用,極有可能在通報艦的基礎上改造提升,由此誕生了中國第一艘近代輪船。

  今年4月初,多名法國海軍歷史研究專家研究後,判斷“吉尚”艦就是“萬年清”母型船的工程圖紙。

  “這張圖紙上沒有‘船政’字樣,但有150馬力的記載,當年打算建造‘萬年清’艦時,法國技術團隊提供的設計方案名叫‘150馬力炮船’。詳細比對後,我們發現二者的船型驚人相似。第三個關鍵點是,時間線的吻合。”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説,“吉尚”艦于1863年開始建造,1866年服役,而“萬年清”艦是在1868年開始建造的。

  現存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第一號輪船圖”,是當時福建船政向朝廷彙報時繪製的入水準面效果圖,對水下的部分沒有描述。此次發現的“吉尚”艦工程圖紙是一張完工型線圖,屬於工程圖紙,詳細標注了船舶建造的型值參數。這些參數彌補了“萬年清”艦資料的不足,為復原“萬年清”號的立體形象提供了準確依據。

  “之前考慮到‘萬年清’艦有運貨的功能,就推測‘萬年清’的船艙比較大,所以還原的‘萬年清’艦模型底部是接近平的、舭部比較飽滿。”楊帆説。

  陳悅對比工程圖和實體模型後發現,“萬年清”在母型船的設計基礎上增加了十多米,而母型船的圖紙船底呈V字形,甲板和水線平面也更顯楔形。陳悅説,這些資料的發現意義重大,讓“萬年清”從平面變成了立體。

  法國通報艦“吉尚”艦型線圖讓陳悅知曉了“萬年清”艦的真實面貌,而更令陳悅欣喜的是,這説明瞭福建船政當時學習引進的是和世界同步的先進艦船科技。

  “‘萬年清’是船政引進技術並在法國設計人員的參與下建造的。過去我們知道船政造船技術是從法國引進的,但引進的技術是先進還是落後,後期自主建造時學得怎樣,一無所知。”陳悅説,“吉尚”號成為福建船政第一艘艦船建造工藝的參考坐標。

  “吉尚”號開工於1863年,1865年完工,1866年開始服役。陳悅認為,“吉尚”號建成時間與福建船政從法國引進造船技術時間吻合。(完)


文章來源:中新網
作者:江超雲  |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