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張忠謀的肺腑之言 道破不對等的臺美關係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媒體連結      2022-04-28 08:51:23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Podcast中表示,臺積電“在美國政府敦促下”,前往亞利桑那州投資晶圓廠;他也公開承認,“我們當時太天真”,在美國增加國內晶片産量是“浪費、昂貴、徒勞無功之舉”。 對此,台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評指出,臺積電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企業,張忠謀的肺腑之言不僅是宣泄個人的感受,也反映臺積電及台灣半導體産業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面對的挑戰,以及不對等的臺美關係。

台灣重政治輕經貿的隱憂

在各界關注張忠謀談話之際,民進黨當局高調籌組“最大團”,參與由美國商務部6月26日至29日在馬利蘭州舉行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台當局行政機構“政務委員”鄧振中表示,這是很好的機會,能讓相關官員、企業,更了解美國市場。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資訊,去年“選擇美國”投資峰會共有來自80個國際市場的3400與會者,而台灣市場以200多家公司拔得頭籌,台灣顯然希望繼續保持最大團的光環,強烈表達對美國的友好及支援。

但在台美關係“空前友好”表像之下,民進黨再度“執政”以來,臺美關係就處於“重政治,輕經貿”的失衡現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公開發表聲明“支援台灣地區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而商務部長雷蒙多迄今仍不考慮邀請台灣地區參與美國一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這個現象説明瞭美國外交、國安及經貿部門的對臺政策缺乏協調性與一致性,而台灣地區過度依賴美國,逐漸喪失主體性與主動性也是難辭其咎。

今年的“選擇美國”投資峰會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度恢復實體會議,台灣大張旗鼓規劃8個主要産業,包括生技、能源、電動車、6G、半導體等,展現高度支援外,更重要的是掌握投資峰會的黃金機會,積極主動出擊,爭取雷蒙多對台灣參與IPEF釋出善意,這也將是鄧振中更重要的任務。

最近竄訪台灣地區的美國聯邦參議員波特曼聲稱,台灣地區應被納入IPEF;更重要的是,臺美必須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無論IPEF或FTA都是深化臺美關係指標性工作,只是到目前都沒有具體進展,洽簽FTA的機會之窗幾乎已經關閉。鄧振中日前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視頻對話,表達了希望簽署美臺貿易協議的立場,但美國的新聞稿全無提及,對照“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的熱烈氛圍,凸顯臺美關係最大隱憂所在。

民進黨當局的無力與失能

在對美關係中,台灣不應處於完全被動地位,以臺積電為例,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張忠謀于90年代就在美國西雅圖投資晶圓廠,充分掌握美國半導體産業生態,包括製造晶片成本比台灣高出50%,但仍在美國政府請求下,于2020年開始在亞利桑那州設置新廠,生産5奈米的先進産品,當時投資金額初估為120億美元,美國媒體報導臺積電又發行了35億美元的債券。反觀美國推動法案牛步,拜登政府到目前仍在敦促國會儘快通過520億美元的半導體補貼款項,這些都令張忠謀感受未受到合理待遇及尊重,真心話必須一吐為快。

産值高達新台幣4兆的臺積電不但是台灣經濟動脈,也是台灣優越標記,在動蕩不安的國際形勢中,甚至被推上第一線,民進黨最近在説明台灣地區與烏克蘭本質不同時,重要理由之一就是臺積電,卻反而凸顯了民進黨當局的無力與失能。

民進黨上臺以後,台灣地區對外關係更趨邊緣化,無論在經貿協議、區域經貿整合機制都一籌莫展。最近民間智庫、社團、業界倡議“新東向戰略”,以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並鎖定美國為主要合作對象。以當前臺美在共同利益驅使下,雙方在經貿、投資、産業鏈的合作理應水到渠成,共創雙贏,台當局的責任就是建立合作架構與平臺,無論是臺美FTA、IPEF、或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蔡英文總要有所交代。


文章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