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臺軍方公佈評估報告承認軍備不如解放軍 並設定8套戰爭劇本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島內軍情      2022-04-29 19:31:13

臺軍實彈演習

臺軍實彈演習示意圖 圖片來自臺媒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台當局防務部門近日宣佈將以所謂大陸可能“犯臺”行動為基礎進行本年度臺軍“漢光38號”演習,且公開了最新的一份書面報告。

承認臺軍戰力在8個方面不如解放軍

兩岸軍力評估報告

報告指出,在比較兩岸軍力裝備優劣情勢,坦言解放軍包括地面部隊打擊火力、水面艦制海戰力、戰機制空作戰及潛艦戰力等8個方面都超過臺軍。

例如,解放軍近10餘年來,引進俄羅斯及法國先進技術,已具備建造7000噸級水面作戰艦及萬噸級核動力潛艦等能力;自2005年起,陸續部署自製旅洋2型及引進現代級改良型驅逐艦,除提升艦載攻船彈射程至250公里(原為130公里)外,並引進偵距達180公里之俄制艦載超視距平面雷達,大幅提升制海打擊能力;整體水下戰力堅強,除可擔任封鎖台海主力外,亦為抗擊、阻滯外軍之利器。

此外,由於台海作戰空域有限,雙方地面站臺均能掌握台海空情動態,故戰機偵、指管能力概同,而解放軍新型戰機已配賦相位數組雷達且導彈射程最遠120公里,優於臺軍戰機的112公里,具制空及數量優勢。

提出大陸對臺動武的8個假想劇本

8種對臺腳本

報告還假定了解放軍8種可能對臺動武採取的行動,包括:認知作戰、灰色地帶威脅、聯合軍事威懾、聯合封鎖、“奪佔”外島、斬首作戰、聯合火力打擊、全面“進攻”等。

其中,有關“斬首作戰”,臺軍認為,解放軍可運用特戰部隊及先期潛伏人員,對島內政軍中樞遂行斬首突擊,或運用巡弋導彈遠距精準打擊,癱瘓台灣地區整體指管運作以及破壞政、經、軍等重要基礎設施,目的是迫使台當局迅速失能,動搖抗敵決心。

至於全面攻擊,報告指出關鍵在於優先奪取制電磁權、制空權、制海權三權,續以統合運用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及三軍戰力,對臺進行大規模三棲進攻,並用資訊化作戰、癱瘓打擊、抗擊外軍、打擊東部防禦、聯合空機降突擊及登島作戰等多重手段,力求速戰速決,瓦解本島防衛體系。

介紹“漢光演習”的2大階段及新模式

據臺軍方介紹,臺軍今年“漢光38號”演習,區分2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是5月的“全民防衛作戰圖上兵棋推演”,有別於傳統純粹採取美軍聯合戰區倣真系統(JTLS)電腦兵棋推演的慣例。

台當局防務部門作計室聯合作戰處處長林文皇解釋,這項全民防衛作戰將召集臺軍重要幹部,以“圖上兵推”面對面互動研討方式,想定發展以近年來解放軍繞臺演訓模式及遠海長訓等各種可能對臺動武行動為基礎,並借鏡“俄烏戰爭”對防衛作戰啟示,詳實探討戰術戰法,以獲取作戰共識,及統一用兵觀念,有利於作戰計劃發展,並具體提供建軍備戰的參據,同時也會“考慮防疫作為”。

第二個階段則是7月的“實兵演習”,檢視各級計劃作為及驗證部隊戰訓整備實況,今年將會首度使用新北市坪林雪山隧道行控中心,實施驗證其作戰能力,盼發生戰爭時能取代衡山指揮中心。

臺軍雪山隧道內指揮所的示意圖

坪林雪山隧道行控中心示意圖 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自俄烏開戰後,臺軍重新評估了島內各作戰區地下指揮中心承受“第一擊”的能力,將在雪山隧道導坑深處開設指揮所。臺軍認為,雪山隧道是東南亞第一長的公路隧道,周圍有群山環繞掩護,除南北兩向車道外,下方還有貫穿全線可供車行的導坑,豎井深度有512米,坑內深度不但足夠抗炸,且各自有通風中繼站,平面與豎坑都各有出口,適合人員生存與大型裝備進駐。

大陣仗備戰不如思考如何避戰

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馬曉光27日對此回應表示,“台獨”分裂勢力幻想“以武謀獨”,“就台灣那點武器裝備,還有臺軍演習的那個水準,連我這個外行人都看不上,這完全是利令智昏的做法。”他強調,民進黨當局自尋死路不要緊,不應該綁架台灣2300萬民眾當人質、做炮灰。

國民黨籍民意代表陳玉珍直言,連臺防務部門自己都承認臺軍戰力的確是不如大陸,所以民進黨當局最重要的應該思考是如何避戰,往和平的方向走,這才是百姓要的,才是人民的福祉所在。因為只要戰爭一發生,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所有百姓都變成千千萬萬個難民,這個是我們身在這個和平的時候,一定要謹記在心的。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大陸對臺政策仍以“和平統一”為主旋律。如果真像台當局安全部門負責人陳明通之前所説,大陸若對臺發動戰爭,“不動則已,一動絕對是全面性”,那民進黨當局買再多導彈,做再多部署,假定再多劇本,演習玩出再多花樣都沒用,尋求不戰的和平方案,才是對台灣最大的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