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兩岸互動趨緩,有大陸台商反映台灣海基會協處經貿糾紛案件減少,其原有功能受到質疑;更有學者提議將海基會朝向準智庫的功能轉型。據台灣《旺報》報道,對此,台當局陸委會5日做出回應稱,根據統計,海基會每年處理兩岸案件仍達20萬件,是大陸工作體系的重要一環,尚無可取代。
台當局陸委會副主管邱垂正表示,海基會是台灣地區依據“兩岸條例”,委託服務台商及兩岸人民的“唯一機構”, 為民眾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服務,舉凡兩岸的文書查驗及驗證、兩岸協議執行事項、台灣民眾赴大陸人身安全及糾紛協處等事項,其兩岸服務工作仍然非常繁重,也是官方與台商間重要的溝通平臺。
邱垂正並指出,雖然兩岸交流互動減少,但海基會仍然會向海協會提出經貿糾紛的問題,需要協處的數量仍然很多。據統計,海基會協處台商經貿糾紛的案例,目前每年還有240件,對於協助台商的成效與功能依然俱在。
邱垂正引述數據説明,海基會過去處理兩岸相關案件,平均每年高達30萬件。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仍有將近20萬件,可見海基會在保障兩岸人民權益,或扮演兩岸重要協議平臺的角色,都是台灣地區面向大陸工作體系的重要一環,尚無可取代。
另外,針對海基會董事長繼續由許勝雄代理一事,邱垂正響應,過去是等繼任人選確定之後,就會儘速説明,在目前還沒有繼承人選之下,仍將持續由許勝雄領導海基會。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