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3日電(張依琳)近期,本土新增感染人數有所下降,但各地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當前各地最新疫情態勢如何?面對奧密克戎疫情,過去的社區防控標準現在還適用嗎?
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發佈會,繼續強調分秒必爭、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並回應公眾關切的相關話題。
部分地區本土傳播尚未完全阻斷
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近幾日,我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繼續下降,但有的地方本土傳播尚未完全阻斷,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要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進一步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提高應對處置能力。
要提升監測預警靈敏性,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及時阻斷傳播。
要嚴格落實健康監測,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等日常防控措施,嚴防人群聚集帶來疫情擴散。
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防控工作落實到點位和人員,重點場所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重點人員嚴格做到閉環管理。
要繼續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儘快全程接種疫苗、儘快完成加強針接種。
全國疫情整體繼續呈現下降態勢
5月5日以來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均低於5000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表示,近期,全國疫情整體繼續呈現下降態勢,5月5日以來,全國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均低於5000例。5月12日全國新增感染者降至2300例以下。
當前,上海市疫情整體向好,全市新增感染者數呈現穩定下降趨勢。吉林省疫情處於掃尾階段。北京市近日新增感染者數量有所減少,從高峰日的70多例,降到昨天的47例,顯示防控措施具有針對性和效果,但仍有未處於管控狀態的感染者報告,社區傳播風險尚未完全阻斷。四川廣安的疫情尚在發展中,需要從速進行流調排查和管控。河南、江蘇、浙江、江西、遼寧等地疫情漸趨平穩,仍需努力儘快清零。
目前全球疫情仍處於高位,病毒還在不斷演化,疫情最終走向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我國仍將持續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巨大壓力。
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
我國核酸檢測能力達單管每日5700萬管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經過兩年多的積極建設,我國的核酸檢測能力取得了長足進步。截至目前,全國有1.3萬家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核酸檢測,我們擁有15.3萬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核酸檢測的技術工作。現在每天核酸檢測的能力已經達到單管每日5700萬管,總的來看核酸檢測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檢測“採樣圈”,一方面有利於公眾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檢測的服務,同時更有利於感染者的早期發現,來提高檢測預警的靈敏度,早期發現疫情,有利於疫情的及時控制。
目前,在杭州、深圳等城市正在積極開展這項工作,正在積極進展,取得了一些成效。15分鐘核酸“採樣圈”,對於人員的需求要進一步擴充,一方面檢測技術人員通過這兩年的培訓有一定儲備,另一方面要佈局這麼多的核酸檢測點,就需要進一步擴大核酸檢測的採樣人員隊伍。
核酸檢測採樣隊伍的擴大方面,各地也在進行積極探索,鼓勵具有衛生專業背景的人員經過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培訓參加核酸採樣工作,不僅僅是現有的醫師和護士。此外,對於核酸採樣現場還有一部分人員,主要負責資訊錄入、秩序維護,還有給老百姓進行答疑解惑、服務保障工作,這部分人可以由一般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擔任。
面對奧密克戎疫情,過去的社區防控標準現在還適用嗎?
國家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專家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介紹,奧密克戎疫情不同於以往疫情的特點,特別表現在傳播速度快、潛伏期短、隱匿性強的特點。既往我們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利用“三公聯動”的疫情資訊劃分了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並對三區採取不同的管控措施,這也是精準的要求。
吳浩表示,“三區”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處置辦法,針對奧密克戎疫情的新特點,我們進一步加快封、管、控的時間,縮短集中隔離的時間,北京已經將密接者集中隔離從過去14天縮短到10天。二是採取臨時管控措施,通過快管快篩的策略,以快制快,防止風險外溢,當風險解除後就快速解除。
同時根據各地情況不同,防控策略措施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地優化,各地現在更多使用資訊技術手段,例如在公共場所普遍推行了場所碼,亮碼、掃碼、電子圍欄等技術提高社區防控的精準和效率。
針對社區防控中如何做到“四早”,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採取黨建引領、三級包保、“五包一”等工作機制,壓實四方責任,構建群防群控局面。
一是要充分發揮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作用,對重點人群、重點行業人員進行摸排,做到人員底數清、情況明;
二是屬地單位要做好愛國衛生運動的健康宣教,提高民眾健康素養和傳染病防護知識。同時也要加強疫苗接種宣傳,開展便捷的接種服務,提高接種率;
三是要合理設置核酸檢測點,在城市設置15分鐘的核酸採樣圈;
四是要發揮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門診、藥店等探頭哨點作用,形成多點預警,對異常情況及時發現、及時處置,從而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動態清零”是當前最優選擇
雷正龍在發佈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發現一起、撲滅一起。
上海、北京等地正在刻不容緩推進疫情處置,儘快實現社會面清零。針對病毒的不斷變異,我們也在不斷總結經驗,完善防控措施,指導各地抓早抓小、以快制快,堅決做到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力爭以最小代價、最小範圍、最短時間控制住疫情傳播。
同時,我們也在加強防控準備,強化區域協防,多措並舉加強方艙醫院、定點醫院、集中隔離點等資源儲備,做好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提升早發現能力。進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救治體系,全力保障群眾日常看病就醫需求。繼續推進疫苗接種工作。
兩年多來的抗疫實踐證明,“動態清零”做法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當前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優選擇。(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