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中國海洋衛星20年:萬里海疆首迎“天眼” 組網觀測探“藍海”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2-05-16 08:46:27

  中新網北京5月15日電 (馬帥莎 張國航 毛淩野)大力發展、廣泛應用海洋衛星,是推動海洋強國建設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從2002年5月15日中國首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A衛星發射至今,已經過去20年。

  萬里海疆迎“天眼”

  使用衛星對海洋進行遙感觀測、獲取各類數據、開拓應用空間,具有獨特優勢。自1978年美國發射第一顆海洋衛星開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都相繼發射了海洋衛星。中國有著綿延幾萬里的海疆,急切呼喚一個能從太空遙視海洋的“科學管家”。

  2002年5月15日,海洋一號衛星發射升空,實現中國海洋衛星“零”的突破;5月29日,衛星接通地面,傳來第一軌遙感圖像數據,圖像清晰,海洋特徵明顯。中國廣袤的“藍色國土”從此有了“天眼”。  

海洋二號C星模擬圖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供圖

  海洋二號C星模擬圖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供圖

  海洋衛星家族“添丁”

  2007年4月11日,中國第二顆海洋水色衛星——海洋一號B星成功發射,其實際在軌壽命達到9年10個月,也因此成為中國小衛星領域有名的“壽星”。

  2011年8月16日,中國迎來首顆海洋動力環境探測衛星——海洋二號衛星的成功發射。它與在軌運作的海洋一號衛星相互配合,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海洋立體監測體系。

  2018年9月7日,海洋一號C星升空,拉開了中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海洋業務衛星的序幕。2020年6月11日,海洋一號D星發射升空,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實現雙星上、下午組網觀測,大幅提高對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

  中國海洋衛星進入組網觀測時代

  海洋二號B星、C星、D星先後於2018年、2020年、2021年成功發射,並在軌組網建成中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三星組網運作後,僅需6小時,全球海洋監測覆蓋能力達80%以上,海洋監測的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達到國際領先水準,高效服務於中國海洋防災減災、海上交通、發展海洋經濟等工作。

  除海洋一號、海洋二號系列衛星外,中國還發射了高分三號系列衛星,中國海洋衛星已進入組網觀測時代,形成對全球海域連續高頻次觀測覆蓋能力。  

中法海洋衛星研製現場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供圖

  中法海洋衛星研製現場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供圖

  中法海洋衛星強化國際合作

  中法海洋衛星是中法兩國合作研製的首顆衛星。2018年10月29日,該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中法海洋衛星是中國航太歷史上第一次同先進宇航國家開展系統級、全流程的合作。衛星平臺由中方提供,兩台有效載荷由中法兩國共同承擔。其中,中方負責研製海風觀測載荷,法方負責研製海浪觀測載荷,借助兩台先進載荷,衛星首次實現全球風浪同步觀測。此外,衛星的運載發射和測控工作由中方承擔,中法雙方均建有數據接收地面站。



責任編輯:袁丹華
熱門評論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