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拉攏東南亞圍堵中國?美國“印太戰略”東盟難買賬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寰球熱點      2022-05-18 14:09:06

幫忙還是搗亂?陸媒六問美國「印太經濟框架」的本質與真相。(達志影像)

美國“印太經濟構架”幫忙還是搗亂?(達志影像)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近來,美國又在中國周邊搞大動作。總統拜登親自“組局”,5月12日至13日在華盛頓舉辦美國—東盟特別峰會。5月21日又將訪問韓國、日本,5月24日舉行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峰會。外界認為,拜登政府兜售“印太戰略”,企圖拉攏東盟、“圍堵”中國的意圖,不言而喻。但東盟和美國的地緣戰略存在實質區別,拜登政府的盤算很可能會落空。

  拜登主辦東盟峰會挑動對立

  當地時間5月12日至1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會晤東南亞國家領導人。這是自2016年以來,美國首次在其本土主辦東盟特別峰會。總統拜登在峰會期間表示,“我們正在開啟美國和東盟關係的一個新時代。”

  為此,拜登還宣佈了一項撥款計劃,承諾為東盟國家的基礎設施、安全、防疫工作和清潔能源等領域提供約1.5億美元。

圖片來源:美國總統拜登社交媒體截圖。

圖片來源:美國總統拜登社交媒體截圖。

  儘管白宮拼命唱高調,但一波三折的辦會過程、乏善可陳的會議成果,都讓這場峰會只是看上去很熱鬧。

  根據會後發表的2022年《共同願景聲明》來看,將雙方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顯然是“最重大”的會議成果。

  不過有意思的是,雙方關係升級並非立即生效。東盟國家只是在聯合聲明中承諾,在今年11月舉行的第十屆東盟-美國峰會中,將東盟與美國的戰略夥伴關係升級為“有意義、實質性和互惠互利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東盟國家硬生生給夥伴關係升級設置了6個月的“考察期”,顯示對美國方面並不滿意。

  兜售的“印太經濟框架”到底是什麼貨色

  自上任以來,拜登政府在亞太地區動作頻頻——鞏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試圖拉攏東南亞國家舉行軍演;這次東盟峰會上,也沒忘“兜售”其即將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印太經濟框架”到底是什麼?

  2021年10月美國總統拜登在東亞峰會期間提出這一概念。“印太經濟框架”的誕生,是為了彌補美國在亞太地區經濟領域的戰略“短板”。2017年,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政策工具被弱化。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與亞太地區國家經濟聯繫日益緊密,讓美國倍感焦慮。美國提出“印太經濟框架”,是企圖重拾在亞太地區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挽回由自己一手造成的戰略“缺位”。

  “印太經濟框架”的內核,是服務於美國的“印太戰略”。美國“印太戰略”報告中,先後共13次提到中國,瘋狂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試圖從政治、經濟、安全領域孤立中國。美國嘴上説著推動地區繁榮,實際卻在攛掇亞太地區國家在供應鏈、基礎設施等方面“去中國化”。

  美國到底想幹嘛,亞太地區的其他國家其實心裏有本賬。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不少東盟國家擔心美國在框架中的“索取”遠多於“付出”,更質疑框架是為實現美國自身利益的政治操弄,而不是真心實意的經濟合作倡議。

  美國的漂亮話忽悠不了東盟國家

  對於美國的盤算,專家分析認為,東盟的態度是堅持中立立場。東盟不願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也不會輕易受美國的利用。美國的圖謀,將難有成效。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3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務院舉行美國—東盟特別峰會,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圖 人民視覺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3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務院舉行美國—東盟特別峰會,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圖/人民視覺

  · 首先,東盟對美國的不滿由來已久。美國常年帶著特定目的與東盟打交道、將東盟視作戰略棋子,對東盟“忽冷忽熱”。美國最近一次舉行與東盟特別峰會還是6年前的奧巴馬政府時期。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對東盟、東南亞的關注力度較低。用不著時愛搭不理,用得著時才給個好臉,美國三心二意的態度,東盟國家都看在眼裏。

  · 其次,東盟核心訴求遭美國輕視。美國始終對加強與東盟之間的經貿聯繫、促進東盟經濟發展興趣寥寥。2017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拜登政府上臺後,雖然推出了“重建美好世界”基礎設施投資和“印太經濟框架”(IPEF),但都停留在概念上,始終沒有出臺詳細方案。2021年,美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僅為3790億美元,不到同期中國與東盟貿易額的一半。本次會議上,被美國當作“重要成果”宣傳的向東盟撥款計劃,總額也只有1.5億美元。美國在支援東盟發展方面空畫大餅,讓相關國家倍感失望。

  · 最後,東盟對美式霸淩無比反感。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大部分東盟國家一直拒絕“跟風”美國制裁俄羅斯。此次峰會上,拜登原本寄望能促使東南亞國家在對俄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立場,但根據美國之音等一些外媒的報道,在此次峰會後雙方發佈的“象徵性的”聯合聲明中,並沒有譴責俄羅斯。華盛頓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研究主任史多爾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拜登在俄羅斯與東盟問題上的讓步表明,他的“民主與專制”全球鬥爭框架在該地區沒有多少人接受。

  一邊空談“有意義、實質性和互惠互利的合作”,一邊卻強推東盟站上大國對抗的前線。這次會議,只會讓東盟國家更進一步看清美國不顧別國利益,只求煽動地緣對抗博弈的真面目。美國高調操辦峰會,最後卻碰一鼻子灰也就不足為奇了。


  綜合自中新網、新華網、海外網、中國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等


責任編輯:徐亞旻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國際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