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流行疫情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佈,今年以來,染疫死亡累計已有543人,55%都是確診後5天內快速死亡,另有9%是死亡後才被確診。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進入高原期,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佈4月1日至5月22日“經審查判定死因與新冠肺炎有關”的543例死亡個案,有100人確診日期與死亡日期同一天,佔18%;確診隔天死亡有77人,佔14%;確診後3至5天內死亡有123人,佔23%。也就是説,這波疫情高達55%,都是確診5天內快速死亡,另有9%是死亡後才確診,僅36%是確診超過5天后過世。
對此,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台灣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表示,在醫療量能充裕的正常照顧下,死亡會發生在確診後第2到第3周,但若有不小比例的確診與死亡時間靠近,這就反映防疫體系和醫療體系都有問題,“發病後無法趕快確診,是防疫體系出問題;確診後很快就死亡,是醫療體系有問題。”
蘇益仁指出,確診後快速死亡,最可能情況是確診後接受醫療太慢,目前多數民眾發病後,從判定確診、拿到藥物時間都拖很長,口服抗病毒藥物在3天內使用效果最好,超過5天就無效,等愈久,轉重症比率就會愈高;尤其65歲以上等重症高風險群,愈早給藥愈好,最好是1至3天內,藥有實時給,就能減少7、8成的輕症變重症。
為何快速死亡比例這麼高?蘇益仁指出,“延遲診斷”、“沒有給藥”、“醫療量能不足”都是可能原因。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