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綠色通道難補人力缺口 臺專家促設兒童專責醫院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聚焦台灣      2022-05-24 08:21:52

兒童重症問題引發急診量能不足擔憂,圖為等待PCR的家長與孩童。圖片來源:台灣“聯合新聞網”

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3日宣佈,將於島內35家醫院設置學齡前兒童就醫綠色通道,降低急重症幼兒死亡風險,但14日清晨就發生基隆兩歲確診男童死亡案例。島內兒科專家表示,約有兩成確診兒童必須住院治療,4%病情嚴重,需住進加護病房,最近確診人數暴增,染疫幼兒變多,綠色通道雖可疏導人流,但無法解決重症兒童病床不夠等問題,建議規劃兒童專責醫院。

“指揮中心”代理髮言人羅一鈞在防疫記者會表示,醫療量能尚充足,北部各大醫院都有二位數以上空床。對此,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直言,關鍵問題是人力不足。

陳亮甫説,雙北地區醫療資源確實已接近滿載,主要原因還是人力問題。許多醫院原本回報空床,但因為病房集體確診,沒有人可以照護,因此即使有空床也無法開設。另外專責病床並不會再區分小兒與成人,但兩者照護專業不同,醫護若確診,原照顧成人的專責醫護也無法立即銜接。

臺大院方表示,兒童加護病房維持滿床狀態,臺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説,兒童專責或加護病床較為特殊,連臺大兒科也只能拿出兩、三張加護病床,新生兒科更只有一張加護病床。台北馬偕表示,各家醫院都有同樣問題,很多醫護人員自家小孩確診,得回家照顧小孩,人力大受影響,連帶影響收治量能。

兒童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表示,近幾年來,島內兒童重症醫療資源持續萎縮,承平時期還可應付,但目前疫情爆發,重症兒童病床勢必不敷使用。夏紹軒建議,考慮規劃兒童專責醫院,徵召退休護理人員投入門診及篩檢站,專心照顧重症病人。

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李建璋表示,急診有幾種轉診網路,在區內轉或跨區轉,屬於“協調製”,即使運作順暢,也得花上三、四小時。但現階段重症兒轉診應改為“輪流制”,每天指定某家區內醫院為值日生。

文章來源:台灣“聯合新聞網”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