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拜登亞洲行│"印太經濟框架"啟動 日韓澳等13國加入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寰球熱點      2022-05-24 17:44:43

美國總統拜登(中)23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及印度總理莫迪一起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中)23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及印度總理莫迪一起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圖/美聯社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當地時間5月23日下午,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東京正式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框架”。這是拜登此次首訪亞洲的重頭戲。

  13個初始成員國

  根據白宮同日發表的聲明,IPEF共有13個初始成員國,分別是美國、澳大利亞、汶萊、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13個成員國GDP佔全球40%。

  如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此前所説,台灣當局不在參與“夥伴”名單之上。儀式當天,兩名記者在場外反覆詢問拜登“為何不將台灣納入”,拜登沒有理會這個問題。

直播截圖

直播截圖

  該聲明重點闡述了IPEF側重的四個關鍵支柱:互聯互通的經濟(貿易)、有韌性的經濟(供應鏈)、清潔的經濟(清潔能源)和公平的經濟(反腐敗)。

  但目前該框架具體內容還不清晰,細節也仍需在成員國之間進行談判,因此很難説該協議將如何履行拜登“幫助美國工人和企業”承諾、同時也更好地滿足全球需求。

  據統計,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15個成員中的11個、以及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11個成員中的7個此次簽約加入IPEF。有7個國家(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越南、汶萊、日本)同時是RCEP、CPTPP、IPEF三個框架下的成員。

W020220523728898410850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談“印太經濟框架”

  對於IPEF,中國外交部23日回應稱,中方同地區國家一樣,樂見有利於加強區域合作的倡議,但反對製造分裂對抗的圖謀。美國是不是在把經濟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用經濟手段脅迫地區國家在中美間選邊站隊?美方欠地區國家一個説法。人為製造經濟脫鉤、技術封鎖、産業斷鏈,加劇供應鏈危機,只會給世界帶來嚴重後果,美國也不能例外。試圖拿一個什麼框架來孤立中國,最後只會孤立自己。

  多國不想與中國為敵

  多家西方媒體分析認為,美國推動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暗含經濟上牽制中國的意圖,目的是把中國排除在其主導的國際供應鏈之外,從而遏制中國發展、延續美國經濟霸權。

  但一些初始成員國並不願從“遏制中國”的角度理解IPEF。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資料照片)

  就在拜登亞洲行前,有印媒爆料印度政府對IPEF的一些方面,特別是貿易問題上有所顧慮。為此,美方修改了“印太經濟框架”啟動的官方正式聲明文本,允諾印度以更靈活的方式加入。印媒分析稱,印度對於加入“印太經濟框架”的顧慮在於,並不希望被視作“為了抗衡中國而加入”。

  韓國總統室此前也表示,IPEF的重點是維持供應鏈穩定,並非排斥中國等特定國家。尹錫悅23日表示,IPEF的內容並未確定,現在處於制定印太地區經濟貿易相關規則的過程中。韓國《亞洲經濟》報道稱,韓國外交部長官樸振22日還曾表示,拋開中國談印太經濟是不現實的,韓國可以發揮引導作用,吸引中國一同參與相關規則和秩序。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新加坡參加美國主導的IPEF,是因為這是拜登政府認識到亞洲經濟外交重要性的寶貴信號。新加坡也支援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並是“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的成員。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的佔比已增加,若不和中國發展貿易,不僅會付出很大代價,還會製造更多摩擦。

  IPEF能走多遠還是問號

  儘管美國為“印太經濟框架”拉幫結夥絞盡了腦汁,但實際情況卻遠不如其計劃般樂觀。

  在日前結束的美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美國向東盟各國施壓,意圖圍堵中國,但從會議成果來看,美方如意算盤未能得逞。特別是拜登兜售的“印太經濟框架”遭東盟冷眼觀望,不少東盟國家擔心美國在框架中的“索取”遠多於“付出”,更質疑框架是為實現美國自身利益的政治操弄,而不是真心實意的經濟合作倡議。

  實際也確實如此。分析指出,IPEF不是一項降低關稅或以其他方式開放美國市場準入的傳統貿易協定。東南亞、南亞等發展中國家期待向美國出口,但在美國國內,反對降低關稅的意見卻根深蒂固,理由是擔憂本國就業機會遭威脅。

  路透社指出,美國不太可能給出具有約束力的承諾,難以為相關國家提供現實利益。由於缺乏實質內容,亞洲國家和貿易專家對該框架反應平淡。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Mireya Solís認為,由於印太經濟架構(IPEF)並不包括下調關稅等在成員國之間推進自由貿易的機制,現在還看不到加入該架構的好處。(新華社)

新華社

  日本《朝日新聞》網站5月23日也刊文稱,IPEF的啟動意在顯示美國希望更多地參與印太地區經濟事務。在這一點上亞洲國家或許會有積極的回應,但另一方面也擔心IPEF對當地而言會不會最終半途而廢。因為即使加入了IPEF,也不意味著這些國家能夠更便利地進入美國市場。

  文章還指出,印太地區有關國家還擔憂美國未來能否保持政策連貫性。此前,各成員國為了達成TPP協定,歷經數年談判,作出各種讓步。可即便如此,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還是在2017年作出了美國退出TPP的決定。

  文章稱,IPEF不是某一屆政府的私有財産,而是美國與“志同道合”國家建立的一種關係。但是拜登政府試圖以行政協定的方式推進IPEF,這無需獲得國會批准。如果只是一種行政安排,那麼就存在下屆總統放棄IPEF的風險。


  綜合自中新社、環球時報、觀察者網、國際線上、新京報、澎湃新聞、中國青年網等


責任編輯:徐亞旻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國際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