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日本打“台灣牌”宣傳QUAD 難恢復帝國榮光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海觀潮      2022-05-25 09:36:14

微信圖片_20220512195211

 

  作者 羅慶生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

  美、日、印、澳四國領袖在5月24日于東京舉行 “四邊安全對話”(Quad)會議,其中因應中國大陸勢力的崛起,以及強化印太區域安全問題是討論的焦點。拜登的亞洲行釋放出對中國大陸的警訊,包括24日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以及在23日“口誤”表示“若中國武力犯臺,美國會出兵防衛台灣”,可説是來勢洶洶的抗衡中國態勢。

  身為東道主的日本,又是美國在亞洲最忠實的盟友,為了這一場也在開會前敲鑼打鼓的大力宣傳。

  日本為QUAD峰會做足宣傳

  日本首相官邸早在4月17日就發佈官邸網頁製作專屬官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更在拜登啟程前往亞洲的前一天在臉書上發表貼文,為了主辦這次的QUAD峰會做足宣傳。

  自前首相安倍晉三第二次任期,日本就致力於強化日本政府的對外宣傳,從首相官邸到外務省、駐外使館等,都有效採取屬於戰略性的傳播手法與內容。美其名為加強説明日本政策或措施,增加外國對日本的理解、分享美食、觀光、文化等多樣化的軟實力、在海外培育知日派或親日派,以推動文化或學術交流,其實是為了“恢復日本昔日光榮”所做的戰略佈局。

  日本這次舉辦QUAD峰會,也是用相同的手法,以“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糖衣包裹著“拉抬日本地位”的私欲。

  日本原本即是QUAD的發起人,由安倍晉三于2007年5月首度利用東盟區域論壇(ARF)的場合發起的非正式戰略對話,並隨即召開首度的QUAD局長級會談,其後因中國大陸抗議,導致印度與澳洲退縮,以及安倍辭職下臺而胎死腹中。

  而安倍晉三第二次上臺後,2016年在非洲肯亞提出 “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構想,作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首次由日本所提出並廣為國際社會所接受的外交構想,也是十分罕見以日本為主體的外交展現。這是為戰後的日本首次以區域的領導者的身份,向國際提出有關區域運作的戰略。

  盼“大東亞主義”東山再起

  然而打著“自由開放”的口號,日本期待的是“大東亞主義”的東山再起,因此安倍及其親信也數度故意發表涉台言論,企圖激起區域的緊張局勢,以誤導其戰略構想的必要性。

  2017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到亞洲訪問,有鋻於中國的強勢崛起,拋出與日本共同主導“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的構想,因而恢復QUAD局長級會談,此後以每年召開兩次會談的頻率舉行,並先後發展出QUAD部長級會談與元首峰會。

  QUAD元首峰會迄今總共舉辦了三次,一次在華府的實體會議,其他兩次則為視頻會議,本次在東京舉行的是第二次的實體會議。每一次的QUAD會談都將中國假想為兇猛的威脅,更頻頻拋出台海議題,試圖引發區域國家的擔憂,造成區域的慌亂與不安。

  然而,日本深知中國不會放任日本在區域製造混亂,日本也清楚美國對外提供安全的力量與決心相對減弱,祭出QUAD以拉住美國持續留住亞太,再藉其發展日澳與日印戰略夥伴關係,彌補日美同盟的不足。由此可見,雖然QUAD號稱是美國的“印太戰略”之具體實踐,但日本對於QUAD運作的關切不下于美國,不但積極配合美國強化QUAD合作的相關措施,更在拜登數度拋出台灣議題炒作時頻頻附和。美國在台上拼命演戲,日本則在幕後佈局、操弄細節,讓台灣當馬前卒,再等著數鈔票。

  由此可見,日本一連串敲鑼打鼓為QUAD宣傳的動作,正是要向國際彰顯QUAD屬於日本的原創,也充分暗示了QUAD成了當前日本全力推展的中心戰略。只是這一齣名為維持“自由開放印太戰略”,實為煽動對抗、破壞和平的一台戲,在美國實力漸弱、澳洲左派勢力上臺、印度始終未歸隊的現實下,恐怕沒有這麼容易實現。日本要再度恢復帝國光榮,只怕還是好夢一場。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