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灣確診死亡率萬分之五 醫生嘆“共存非踏亡者血前進”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社會萬象      2022-05-25 10:13:58


島內醫師沈政男錶示,已連續好幾天死亡率維持萬分之5,認為共存應將死亡率壓到最低,而不是踏著染疫亡者的血跡前進。(圖/示意圖,記者郭吉銓攝影)

台灣地區逐步邁向與病毒共存,精神科醫師沈政男錶示,疫情爆發後人流指數下降,再加上大家都有佩戴口罩,所以高峰必須隨時修正,高峰下降,緩解所需染疫的人也會變少,但他也説已連續好幾天死亡率維持萬分之5,認為共存應將死亡率壓到最低,而不是踏著染疫亡者的血跡前進,若無法保持最低的死亡率,“那麼當我能夠脫下口罩那一刻,我一定會落下淚來,因為沒有好好保護我們的老人家。”

沈政男昨(24)日于個人社交帳號分析,台灣這波疫情爆發前的R值為4,但這是大家佩戴口罩、打疫苗、保持社交距離,但沒有禁止內用的結果,後來疫情擴散,衛生單位進行疫調、隔離,Rt(有效再生數)就降到2左右,不過現在已沒有疫調與隔離,這樣的效應可排除。

沈政男錶示,現在有6成以上的人口打了三劑疫苗,若保護力以7成計算,等於4成2,得要再有3成3的人口染疫,才能達到0.75,以黑數大約一半來計算,約兩成人口染疫就能讓Rt值變成1。

沈政男指出,台灣原本的高峰預估都是以人流指數還沒下降為基礎,現在人流降幅是去年三級警戒的四分之三,所以高峰與緩解都必須隨時修正,且台灣有戴口罩,因此只需兩成人口染疫,就能讓疫情緩解,再加上人流指數下降,高峰也會下降,而緩解所需染疫人數也會減少。

沈政男説,若以兩成人口染疫才能達到緩解來看,一成就是高點,可以把自己縣市的染疫人數除以總人口,如果已達一成,就是到了高峰,或者高峰已過了,沒有的話,那就是曲線還會上升。

沈政男錶示,目前共存之路已經走了四分之一,但已連續好幾天看起來,死亡率維持在萬分之5,希望不要再增加,要共存應該是死亡率壓到最低,而不是踏著染疫亡者的血跡前進,如不能保持最低的死亡率,“那麼當我能夠脫下口罩那一刻,我一定會落下淚來,因為沒有好好保護我們的老人家。”

文章來源:中時新聞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