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這就是中國優勢|政黨優勢(五):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6-01 01:11:47

微信圖片_20220512110151最新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一百年來,我們黨外靠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靠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刀刃向內、刮骨療毒,保證了黨長盛不衰、不斷發展壯大。


展現堅定決心和信心 十八大首提“全面推進從嚴治黨”


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講話中首提“全面推進從嚴治黨”。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強調:“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戰略高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充分展現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和信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堅持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重點從六個方面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一是抓思想從嚴,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凝心聚魂,用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固本培元、補鈣壯骨,著力教育引導全黨堅定理想、堅定信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是抓管黨從嚴,堅持和落實黨的領導,引導全黨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著力落實管黨治黨責任,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意識和能力。

三是抓執紀從嚴,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堅決查處各種違反紀律的行為,使各項紀律規矩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用鐵的紀律從嚴治黨,保證全黨團結統一、步調一致。

四是抓治吏從嚴,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破解“四唯”難題,著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優化選人用人環境。

五是抓作風從嚴,從落實八項規定和整治“四風”入手,堅持以上率下,鍥而不捨、扭住不放,著力解決許多過去被認為解決不了的問題,推動黨風政風不斷好轉。

六是抓反腐從嚴,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老虎”“蒼蠅”一起打,著力紮緊制度的籠子,特別是清除了一些腐敗分子,有效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堅持黨的領導 十九大明確全面從嚴治黨一直在路上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打鐵必須自身硬。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習近平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全黨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複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複雜的,黨記憶體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習近平指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習近平強調,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只要我們黨把自身建設好、建設強,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就一定能夠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習近平指出,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鬥、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全黨一定要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齊心協力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


全面從嚴治黨深化了管黨治黨的政治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這給我們指出了一個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更高站位和更廣視角。中國共産黨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首先是一個先進的政治組織,黨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態度、政治原則是與黨的性質密不可分、內在關聯的。所以,全面從嚴治黨從根本上來説,就是要通過解決黨內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來保證黨在政治上的正確性。理解了這一點,就能夠更好地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始終著重強調黨的政治建設,強調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意義。當然,黨的政治建設本身含義非常豐富。回顧這些年全面從嚴治黨的發展進程,可以看出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深化了我們管黨治黨的政治內涵。

全面從嚴治黨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和實踐的豐富發展。全面從嚴治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卓著成效,就是因為從新時代黨的建設現實要求出發,在實踐中進行了開創性探索,在理論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正確回答了新條件下黨的建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的變化,就是把握黨的建設內在規律所提出的管黨治黨新要求。在中共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這是對全面從嚴治黨核心要義和內在邏輯的深刻闡述。加強黨的領導,是我們各項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的一貫要求,所以,全面從嚴治黨要始終圍繞這一核心來進行,這也是全面從嚴治黨最根本的政治意義所在。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的現實過程,我們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重要論述所具有的鮮明針對性和現實意義,理解這些重要論述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發展中的意義。

全面從嚴治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我們黨管黨治黨,始終是與實現黨的目標、完成黨的任務、落實黨的根本宗旨內在地融為一體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黨中央明確提出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四個偉大”,其中偉大工程是起保證作用的。而全面從嚴治黨,就是為了讓這種保證作用得到更為充分的體現和發揮。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要使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首先必須以自我革命精神解決好黨記憶體在的各種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總體要求,黨中央明確提出“八項規定”,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堅持不懈推進作風建設,黨風的轉變帶動了整個社會風氣的明顯好轉,為各項事業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社會生態環境。所有這一切,都為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功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為推進偉大事業的發展、偉大鬥爭的勝利、偉大夢想的逐步實現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

全面從嚴治黨傳承和弘揚了黨的建設寶貴歷史經驗。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百年曆史告訴我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始終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繫,能夠經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基本前提。正是因為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中國共産黨才能夠在一百年的歷史中不斷發展壯大,不斷走向成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結黨在歷史上形成的寶貴經驗,深刻分析黨的建設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及其産生根源,根據新時代黨所面臨的任務要求,明確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把管黨治黨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推進的現實進程可以看出,全面從嚴治黨既傳承了中國共産黨在歷史上形成的管黨治黨的寶貴經驗,又緊密結合黨在新條件下自身建設和事業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顯示出鮮明的時代特徵,是對中國共産黨黨的建設歷史經驗的創造性繼承。


全面從嚴治黨護航趕考新征程


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援,如何實現長期執政,是我們必須回答好的時代答卷。中國革命的實踐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更是我們黨無往不勝的一大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始終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更是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對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擔當,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征程上,要有“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和為民情懷,把以人民的意願為意願、以人民的期待為目標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方向。只有始終把“一生追隨黨,赤誠為人民”作為不變的價值追求,以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推進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才能確保把我們黨建設成為真正讓人民放心、讓人民滿意、讓人民可以依賴的黨。

展望未來,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準確把握鬥爭方向,不斷歷練鬥爭本領,不斷發揚鬥爭精神,把初心和使命落實到本職崗位上、一言一行中,以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正風肅紀反腐,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趕考之路保駕護航。


策劃:侯哲

製圖:劉素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