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海觀潮】民進黨網軍全揭秘|1450的前世今生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海觀潮      2022-06-06 14:12:14

微信圖片_20220606134326

 

  作者 李平 華夏經緯特約評論人

  網軍,又稱作網路特務,指被認為是受特定政府機構或其他有自己立場的組織雇傭,為達成某一目標,通過因特網進行特定活動的人員。在台灣地區語境下的“網軍”,是指受雇于特定政治背景的個人或組織。他們有系統、有組織、使用虛假賬號,在網路上進行政治攻防、刺探網路情報,並試圖達到特定目的、帶動輿論風向。

  如今在島內,“網軍”與“民進黨當局”高度關聯。民進黨當局豢養網軍、操縱輿論已成為公開的秘密。民進黨誕生於媒體(美麗島雜誌社)之中,骨子裏就擅長操弄“社情民意 ”,過去是依靠傳統媒體,網路開始興盛之後,民進黨也迅速“與時俱進”,開始通過網路操控輿論。2018年,日本關西機場因受颱風重創臨時關閉,許多台灣旅客受困,大批“網友”質疑“台灣駐大阪辦事處”未提供妥善協助,輿論壓力下,該處處長蘇啟誠自殺。但經調查發現,此事輿論是民進黨黨員楊蕙如率網軍“帶風向”所致。楊蕙如是民進黨暗黑“網軍”的代表人物之一,關西機場事件讓很多台灣民眾第一次看見綠營“網軍”如何在網上操縱資訊、佈線運作,轟動全島。其實,早在2004年,楊蕙如就給馬英九團隊投過簡歷,希望從政但被其拒絕。到2008年,她終於想辦法攀上民進黨的前任主席謝長廷,謝將楊蕙如納入自己的競選團隊擔任網路執行長,從那時起,楊蕙如的工作就是操縱輿論,抹黑對手。

  到了2014年“反服貿運動”時,許多參與者經常在PTT、臉書評論時事,甚至成立粉專,主要批評當時的馬英九當局,雖然一開始都是自願性質,但因立場與綠營接近,不少參與者後來也轉為民進黨政治幕僚,或進入公關行銷公司,手中握有的網路聲量,則成為輔助綠營打選戰或是打擊異己的利器。2015年,民進黨還是在野黨(非執政黨)的時候,其智庫就公佈過所謂“台灣防務政策藍皮書” ,提到要“即刻補強臺軍資訊作戰能力”,以建立世界級網路攻防能量為目標;提出成立陸海空三軍之外的“第四軍種”——資電網路部隊,以資訊、通訊、電子作戰為主,整合現有的情報與資通次長室、電展室、資電指揮部等,成立所謂“資電司令部”,司令編階為上將,與陸海空三軍司令位階一樣。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網軍”開始逐漸産業化、公司化,持續以綠營為主要合作對象,除了操作社交媒體維護運營,與民眾互動,還在PTT、臉書、Dcard等發文、留言帶風向,各平臺有不同計價方式。最終,蔡英文以689萬票擊敗對手朱立倫的381萬票,民進黨再次重返執政。蔡英文上臺後,持續加強對“網軍”的經營。據臺媒稱,島內有十幾家從事此類“政治型網軍”業務的公司,其中2/3長期與綠營合作,民進黨是他們的老客戶,基本是通過行銷公司或基金會作為仲介,進行委託和發包。

  2019年3月,台灣“農委會”的“2019年度加強農業訊息因應對策計劃”使用1450萬元(新台幣,下同)預算,以每月4萬元以上薪資,招募人員在網路論壇等社交平臺進行“資訊實時澄清”等工作。什麼叫“資訊實時澄清”呢?用台灣民眾的話來説,就是把不利於民進黨當局的消息都歸為“假消息”,進行“打擊”和“封殺”。島內各界譁然並質疑:“這不是拿台灣人民的納稅錢養網軍?”於是,“1450=民進黨網軍”的説法由此而生。2019年底,國民黨和新黨聯合舉行一場揭穿“民進黨暗黑網軍”的記者會,公佈了民進黨通過兩家公司(南風整合行銷公司、惟勤公關公司 )豢養網軍的翔實材料。該記者會揭露,有關公司每半個月就要向民進黨中央彙報一次網軍“執行成果”。

  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蔡英文以817萬超高票數連任成功,嘗到大肆運用“網軍”甜頭的蔡英文從此對利用網軍“經營”、“控制”輿論更為變本加厲。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説。同一天,民進黨成立“網路社群中心”,由蔡英文2020連任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廖泰翔擔任該中心主任,為蔡英文連任成功操刀的負責網路社交媒體的黨副秘書長林鶴明領軍督導。從這一刻起,民進黨擺在台面上的“網軍正規軍團”正式浮出水面。

  2021年,台當局各機構加上公營事業用在所謂“宣導”的經費,總額高達20億元加上公營事業用在所謂“宣導”的經費,總額高達20億元,比2020年增長25%。有台民意代表揭露,這只是名目上編列在媒體政策的部分經費,藏在行政業務費用與其他名目的金額更大。在野黨質疑民進黨當局將公款用來豢養綠營網軍,操弄輿論。島內輿論也驚嘆,如今“1450”該改用何名,才能匹配其飆漲的身價?

  如今,民進黨“網軍”規模不斷壯大,實現了對島內傳媒渠道的全面控制,愈發有恃無恐地造假帶風向,頻繁製造各種網路事件,將不同的意見壓得死死的,也讓在野及民間力量監督台當局變得愈發艱難。網軍更從綠營的政治武器淪為不同派系、不同利益群體間的傾軋工具,更凸顯民進黨的墮落。(來源: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