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這就是中國優勢 | 制度優勢之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6-09 16:01:50

988287702


制度是定國安邦的根本,成就偉業的保障。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探索實踐,形成了一套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總結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從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到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再到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一國兩制”、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明確地以黨的文件形式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概念,並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為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相並列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兩項總目標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明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概念內涵時,“八個明確”中就包含了“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因此,必須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圍繞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總目標、“總抓手”,紮實和細緻地採取各項措施,穩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主要包括五個部分: 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01 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

法律規範體系,又稱法律體系,是一個國家現行有效的各種法律規範的總稱。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證國家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是中國發展進步的制度保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

02 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

法治實施體系與法律實施密切相關,但其形式和內涵要比法律實施體系更加豐富。法治實施體系著重強調的是執法、司法、守法等憲法、法律實施工作的體制機制,與法律規範體系、法治監督體系和法治保障體系相對應,具有特定的內容。

03  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

法治監督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包括了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政治意義上的監督,也涵蓋了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由特定監督主體依據法定授權對特定的被監督對象履行監督職責所進行的法律意義上的監督。

04  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

法治保障體系主要針對的是法治保障的效率和效益問題。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工作涉及的一系列環節來説,法治保障既屬於輔助性因素,也具有自身獨立的功能。

05 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黨內法規體系,是指黨的全部法規規範,按照一定原則和標準,根據不同法規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方式,劃分為若干法規門類,並由這些法規門類及其包括的不同法規規範形成的相互聯繫、協調一的有機整體。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

完善立法體制機制。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探索,我黨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統完備、層次清晰、運作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這個制度體系包括黨章、準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體現著共産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先進性要求,使管黨治黨建設黨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


                                                             策劃:袁丹華


製圖:劉素


 資料來源:新華社、360百科



責任編輯:袁丹華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