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台灣“中時新聞網”資料照
雖然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勢正在下降,但新增新冠肺炎死亡個案211例,再創新高。臺大公衛教授詹長權便表示,憑單日的確診數就推測疫情何時翻轉的做法會誤導民眾,應將染疫死亡速度、死亡數作為主要關注指標,而台灣新冠死亡數倍增速度是全球第二,約13天就會翻倍相當驚人。
不過,對於台灣染疫死亡數平均每兩周翻一倍的説法,台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台灣地區致死率約千分之1.05,意即萬分之10.5。
詹長權表示,世界各國各地開始採用家用快篩視同確診之後,都面臨用確診數來判斷新冠疫情走向比較不準的問題,因為快篩陽性者不一定會誠實通報,而且抗原快篩敏感度不足使得有些快篩陰性其實是確診者。
因此,使用死亡率來補充確診率做為防疫指標之一,是一個來協助判斷新冠疫情的嚴重程度的必要且適當的防疫作為。特別是將統計死亡率的期間從每天拉長到每週或每兩周之後,可以穩定的看出一個國家、一個區域、全世界的新冠疫情的長時間走勢和防疫的需求。且應分析本土的疫情數據,找出根本原因來減緩死亡速度。
他也進一步比較世界各國各地的死亡數倍增速度,台灣地區位居第2名,以目前速度來看,染疫死亡數平均13天就會翻倍,遠比韓國81天、新加坡約192天、日本約298天高出許多;以現在的死亡速度來看,如果沒有更強的防疫作為,台灣地區的染疫死亡數平均每兩周就會翻一倍(來源:台灣《聯合報》)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