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風來2022】大陸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 "禁藥"風波狙擊兩岸貿易

【兩岸風來2022】大陸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
因多次檢出禁用藥物,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宣佈,自6月13日起暫停台灣地區石斑魚輸入大陸。民進黨當局老調重彈,聲稱大陸此舉“不符規範”,並揚言到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有評論指出,台當局不但不及時檢討問題,反而再度將技術性問題,進行政治化地歪曲解讀,到頭來受傷害的還是台灣老百姓。

"禁藥"風波狙擊兩岸貿易,台當局拒絕檢討

  從海關總署10日發佈的通知中可以看到,去年以來大陸海關“多次從台灣地區輸往大陸的石斑魚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禁用藥物,還檢出土黴素超標”。為防範風險,保護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大陸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大陸海關總署決定自2022年6月13日起暫停台灣地區石斑魚輸入大陸。

高雄永安區養殖業憂心石斑魚暫停輸入大陸會影響生計。圖片來源:香港中通社

  而台當局對此,不是第一時間進行檢討,而是對大陸市場變相“叫板”。台農委會1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聲稱大陸片面禁止台灣石斑魚輸入“不符合國際規範”,將持續“協商”,若陸方無回應,不排除到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民進黨當天也發出聲明,聲稱大陸利用經貿手段,對臺進行“政治打壓”,令人無法接受,對此表達“嚴厲譴責”。

  有專家表示,從通知內容來看,此次大陸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是出於防範風險、保障人民權益的需要,有憑有據。民進黨當局不檢討問題,加強源頭管控,反而如此前大陸暫停台灣水果輸入一般,再度將技術性問題歪曲解讀,導向“大陸打壓”,以狡辯方式回避自身監管責任,根本無助解決問題。

善意不容揮霍,臺學者稱大陸已“仁至義盡”

  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內外部環境影響,近幾年兩岸貿易額仍逆勢增長,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也在不斷增長。統計顯示,2021年台灣出口石斑活魚共6635噸,其中銷往大陸的有6121噸,佔比92.2%;銷往香港的有513噸,佔比7.7%。也就是説,台灣出口的石斑活魚,幾乎百分之百銷往大陸。

圖為高雄市漁民對捕撈到的石斑魚進行分類。圖片來源於台灣“中央社”

  國民黨孫文學校北院院長林定芃表示,大陸長期以來基於關愛台灣同胞民生福祉,推動兩岸交流的整體考慮,採取善意貿易政策,可謂仁至義盡。這兩年台灣地區銷往大陸的農漁産品頻頻出現問題,顯示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只顧搞意識形態,不斷操弄政治議題,以獲取選舉利益,從而漠視民生經濟,對於農産品、水産品品質監管並不到位,這才致使台灣農漁業者遭受巨大損失。

  廈門大學臺研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也表示,為了方便兩岸貿易,特別是台灣農漁産品出口大陸,大陸給了台灣很多優惠條件,也包括開闢了一些綠色通道,但是台灣方面對大陸善意不僅不理解,還濫加利用,對出口大陸的一些農漁産品實際上沒有把好品質關,尤其把一些劣質的農漁産品往大陸輸出,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張文生指出,今後台灣地區如果要繼續對大陸輸出農漁産品,必須要做好品質管控,一方面是為了使得兩岸貿易的市場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大陸人民的生命財産與身體健康。

生計無著,台灣漁民吁台當局“給條生路”

  大陸位列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民進黨當局卻將兩岸貿易紅利視為理所當然,不斷操弄“反中仇中”,升高兩岸對立。台灣時事評論員蘇恒表示,台灣農漁産品對大陸市場非常依賴,兩岸關係不好,到頭來受傷害的還是台灣的老百姓

u=4195331016,714928259&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很多漁民賠本甩賣,台灣石斑魚市場已多次“崩盤”。圖片來源於網路

  屏東、高雄及台南是台灣石斑魚主要産地,大陸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的消息讓當地漁民感到憂心,呼籲台當局儘快與大陸方面溝通協商,給漁民一條生路。據介紹,新冠疫情發生兩年多來,已重創島內石斑魚所仰賴的婚宴市場,現在內銷最多也只有過往銷量的三成左右。若連大陸市場都受阻,衝擊更大。屏東縣枋寮鄉陳姓養殖戶表示,聽到石斑魚被禁的消息後,養殖戶們都銼咧等(閩南語,害怕)。石斑魚的主要市場還是在大陸,因為疫情關係,島內市場一直不好,如果接下來失去大陸市場,肯定會出現滯銷,必然要賠本出賣,屆時的損失不敢想像

  島內中華太陽能養殖發展協會理事鄭昭源表示,台灣地區農漁業是受益於大陸惠台政策最大的産業之一,他呼籲台灣養殖業者,“用藥要遵守相關規定,推動兩岸漁業互利共贏。”陳姓養殖戶表示,台灣石斑漁産業一旦失去大陸市場,産業鏈中的種苗繁殖、飼料、運輸、育苗場等一系列從業人員都要受到影響,長期以往,恐大家未來生計都成問題。他説,作為老百姓,只想圖個溫飽,讓魚賣得出去,但他們也明白食品安全無小事,希望台當局相關部門能夠加強輔導,加大對盤商的監管力度,不要一齣問題就甩鍋。【華夏經緯綜合報道,資料參考香港大公報】

港媒盤點:臺輸入大陸農漁産品“問題”頻發

  2021年2月26日

  海關總署宣佈,2020年以來,大陸海關多次從台灣地區輸大陸鳳梨中檢出大洋臀紋粉蚧、新鳳梨灰粉蚧、菝葜黑圓盾蚧等檢疫性有害生物。為防範植物疫情風險,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決定自3月1日起暫停台灣地區鳳梨輸入大陸。

  2021年9月18日

  海關總署宣佈,2021年以來大陸海關多次從台灣地區輸大陸番荔枝和蓮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為防範植物疫情風險,依據大陸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決定自9月20日起,暫停台灣地區番荔枝和蓮霧輸入大陸。

  2022年1月6日

  海關總署發佈警示通報,廈門海關從台灣地區輸大陸活石斑魚中檢出禁用藥隱性孔雀石綠和隱性結晶紫,從2021年12月30日起暫停受理來自台灣地區王志義養殖場和戴兆鍾養殖場的活魚報關。

  2022年6月10日

  海關總署宣佈,2021年以來,大陸海關多次從台灣地區輸大陸石斑魚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禁用藥物,還檢出土黴素超標。為防範風險,依據大陸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決定自6月13日起暫停台灣地區石斑魚輸入大陸。【資料由香港大公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