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十)民進黨防疫政策10大民怨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十)民進黨防疫政策10大民怨
2022年台灣地區縣市選舉即將開打,民進黨當局的防疫政策將會是民眾檢視蔡英文施政能力的重點項目。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的時間,台灣地區歷經了“口罩之亂”、“疫苗之亂”、“快篩之亂”、“火化之亂”等等,不僅引起許多疑問和討論,民進黨當局所謂的“超前部署”更受到...

【編者按】2022年台灣地區縣市選舉即將開打,民進黨當局的防疫政策將會是民眾檢視蔡英文施政能力的重點項目。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的時間,台灣地區歷經了“口罩之亂”、“疫苗之亂”、“快篩之亂”、“火化之亂”等等,不僅引起許多疑問和討論,民進黨當局所謂的“超前部署”更受到質疑。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一)快篩之亂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二)口罩之困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三)骯髒“綠金”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四)醫療量能告急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五)社會慘劇頻出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六)“新台灣模式”的真相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七)兒童確診死亡率攀升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八)疫苗之亂又上演

台灣疫情崩潰全解析│(九)確診死亡火化時間也出亂

實際上,島內民眾期待的台當局是能從過去事件、案例獲取相關經驗,讓防疫之路走得更順、更穩,而非步上冤枉路。當台灣疫情情況已沒辦法再清零,民進黨當局選擇“與病毒共存”成為未來的防疫目標時,是否已有萬全準備?是否擬妥配套措施?防疫政策上任何一個小改變,都會與民眾健康、生活息息相關。

“網路溫度計民調中心”針對“民進黨當局自4月起開始採取‘與病毒共存’防疫方式,請問對台當局事前準備快篩、疫苗、藥物、治療等表現滿不滿意?”進行民意調查,統計出民眾最不滿意的“防疫政策十大民怨”。

3

20 No.1 快篩難求 20

排隊買快篩

島內各縣市民眾排隊買快篩 圖片來源臺媒

據調查結果顯示,最多人認為“快篩劑準備不足”需要改進,有48.5%的台北市民眾認為台當局提供的快篩不足。不少人都有排隊買快篩試劑的經驗,尤其是快篩試劑實名制開賣初期,甚至未到開賣時間,藥局外已是滿滿人潮,形成另類群聚現象。4月28日開賣首日,實名制系統更是一度大塞車。政策實施一週之後,雖然部分區域貨量較緩解,但仍有民眾清晨5點就排隊搶買快篩試劑,有不少民眾氣炸,直呼“沒時間排隊”、“真正需要的人買不到”等等。

29

台灣民眾抱怨排隊買快篩 1450竟做圖嘲諷?

地方怨快篩一劑難求 陳時中説風涼話:沒限制地方自己買

快篩一劑難求! 台灣網友怒列民進黨這2年“超前部署了啥?”

3

20 No.2 醫護短缺 20


新北市某大型醫院的急診室外,醫護在穿著防護衣的警員戒備下為病患量測血壓。記者侯永全/攝影 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民怨第二高的是“醫療照護人力短缺”,33.4%的人認為許多醫院醫療人力不足。日前台當局為改善照護人力短缺的問題,下令地方醫院將專責病房“護病比”從原先1:5調整為1:9甚至到1:15,引發基層強烈反彈。為了補足人力缺口,台灣亞東醫院則是開出時薪高達625元(新台幣)的職缺,並且限“確診過”的康復者來應徵,主要負責照顧確診病人的生活起居,希望藉由高薪吸引照護人員,盡力補足人力不足問題,減緩醫護面臨的龐大壓力。

29

台灣地區醫護瀕臨崩潰 醫療工會吁當局合理配置人力

台灣一線人員爆:醫護不再快篩 確診護士照顧陽性患者

臺衛生部門喊“最後一戰”然後呢? 令急診醫護心碎的三件事

3

20 No.3 政策混亂 20

入境.webp

台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自本月15日起,所有入臺旅客居隔將從原先的“7+7”改為“3+4”。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32.6%的民眾認為民進黨當局許多防疫政策都很混亂。例如,為了因應疫情,台當局拋出防疫政策“3+4”,而疫情相對嚴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則提出“軟性封城”的想法;幾乎同一時間,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喊出“居家隔離轉型”的方案,對於這些政策的內容,很多民眾都是一問三不知。

另外,隨著疫情變化,滾動式調整防疫政策,陸續推出所謂“居家檢疫、居家照護、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一系列的防疫新名詞,很多人看了一頭霧水,不僅難以在第一時間確切了解細節,更令憂心的是若民眾不了解定義,隔離期間誤出門,恐怕就會違法居家隔離規定。

29

入臺旅客居隔實施“3+4”新制 柯文哲:又一白癡政策

臺名嘴怒嗆蔡當局:防疫政策亂搞一通,超前部署成笑話!

台當局防疫政策朝令夕改 家長小孩跨區打疫苗抱怨“累死人”

3

20 No.4 輕症治療藥物準備不足 20

防疫民怨四起

台灣《中國時報》此前整理八大防疫民怨

第四名引發民怨的項目是“輕症治療藥物準備不足”,32.5%的人認為台當局在輕症治療藥物準備不足。以糖尿病及洗腎患者為例,受限藥物交互作用,僅能使用“莫納皮拉韋”,但絕大部分的診所及核心藥局只備有輝瑞“倍拉維” (Paxlovid),恐怕會致延誤用藥時間點。此外,很多長期臥床的確診者或長照機構住民無法吞藥丸,只能吃“莫納皮拉韋”,萬一這類民眾染疫了,還得一家家致電藥局詢問才知哪有藥,對於染疫者以及照顧者來説,相當不便。

29

抗病毒藥僅買2.5萬份 民進黨“超前部署”都是假

確診第2天 蔣萬安曝症狀喊話陳時中:治療藥物下放基層診所

台北市長柯文哲呼籲陳時中:快篩陽性者快給藥 否則會死很多人

3

20 No.5 政策缺乏規劃不斷變動 20

上網課

相較于小學以上學生,幼兒園要實施遠距教學更困難。(台灣“中央社”資料照片)

第五名為“政策缺乏規劃不斷變動”,31.8%的人認為政策不斷變動,民眾無所適從。疫情爆發至今,民眾期待台當局可學習過去的經驗,讓未來防疫政策改善,而非擾民。但近期的居家隔離政策一再轉變,引爆防疫保單爭議,包含家長陪同居隔、保險業拒絕重復投保、居家隔離理賠混亂,民眾最直觀的不滿感受就是“既然投保繳錢了,為何無法獲得應有對待和理賠”。防疫保單這把火,燒了好幾天,主管單位台灣地區金融監管機構,甚至還被認為有替保險業解套之疑慮。

此外,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先前實施初高中“九宮格”停課原則,受到外界嚴厲批評,後來才順應民意取消“九宮格”匡列停課方式。

29

防疫保單之亂 民眾黨點名保險局長別裝死擺爛

“保險公司慘了” 柯文哲:飛來橫禍每家虧幾百億

“快篩為陽即確診”壓垮島內保險業? 陳時中:無法幫他們思考

3

20 No.6 地方政府溝通不良 20

侯友宜柯文哲

侯友宜、柯文哲 圖片來源臺媒

第六個引起許多台灣民眾不滿意的選項是“地方政府溝通不良”。有25.4%的民眾認為,民進黨當局與地方溝通不良。例如:屬於疫情重災區之一的新北市,確診人數不少,多次向台當局反映“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開立電子居隔單卡卡,不少民眾反應有被拖延到。新北市表示多次向台當局反應系統問題,為了居隔單,市長侯友宜更是在臉書炮轟:“是不是接通了電話,卻捂住了耳朵?請你應該下來到第一線看看,你才知道問題的所在。”對此,臺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回應 :“聽電話把耳朵捂住是沒有必要的”,並且宣稱“我都有聽市長、局長給我的電話。”

29

防疫政策一改再改惹民怨 侯友宜:台當局做事無章法

蔡英文曾致電關心疫情? 侯友宜回嗆:那是去年6月的事

蔡英文暗崁防疫資訊? 柯文哲:若談疫情沒邀雙北就奇怪

蔡英文防疫會議未邀請柯文哲 黃暐瀚:臺大醫學教授意見不重要?

3

20 No.7 1922防疫專線時常佔線 20

1922

1922防疫客服專員 圖片來源:寰宇新聞視頻截圖

第七多人不滿的項目是“1922時常佔線”,24.3%的人認為1922防疫專線常呈現滿線狀態,根本打不進去。隨著確診數量暴增,導致1922防疫專線人員忙翻,民眾抱怨電話根本打不進去,就算打進去也沒人接。再加上疫情延燒之際,許多人心情壓力大,當訴求、疑惑無法獲得解答時,可能就會把1922防疫專線當作情緒發泄或抱怨的對象,種種原因之下,使得防疫專線人員人力難以補足,招聘相當困難。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向台灣地區防務部門尋求協助,因此臺軍投入數百名人力,協助1922諮詢專線,甚至要求遴選需具大學學歷、電腦專才、EQ高、耐罵不回嘴的士官兵。

29

1922消失143分鐘?藍營炮轟:防疫當選戰打

裝口罩、做快篩、當客服……臺軍還要幫民進黨處理多少爛攤子?

3

20 No.8 未傾聽基層意見 20

第八名為“未傾聽基層意見”,24.1%的人認為在防疫過程中,民進黨當局未傾聽基層意見。4月頒布“防疫台灣新模式”,要朝向與病毒共存模式,引起不少基層民眾和專家學者存疑,認為時程似乎可再緩緩。本土疫情爆發之後,家長們擔心孩童沒疫苗可打,恐造成大規模感染。雖然,3月底時有專家認為5歲到11歲兒童疫苗接種資料不全,暫不建議兒童族群接種新冠疫苗,但也因為本土疫情擴大、民怨炸鍋,4月17日台當局“食藥署”才通過6至11歲莫德納半劑量兒童疫苗的緊急用戶許可證,而當時輝瑞BNT兒童疫苗尚未通過EUA,疫苗仍在採購談判中。雖然後來談判成功,但兒童BNT交貨時程出現延期,台當局買兒童BNT卡關,讓不少人當時紛紛許願郭臺銘再度出面幫忙買。

29

台灣確診死亡率萬分之五 島內醫生嘆“共存非踏亡者血前進”

“共存”硬著陸陳時中放寬隔離規定 台灣民眾繃緊神經壓力測試

台灣無法“與病毒共存” 島內醫生:若放棄防疫每天會增50人死亡

3

20 No.9 重症病床不足 20

台灣醫院.webp

第九名引發民怨的項目是“重症病床不足”,23.4%的人認為沒有足夠的病床收治重症患者。基隆2歲確診童高燒42.4℃,詢問了5家醫院都難收治,最後轉送榮總,仍不治死亡,引發外界質疑醫療量能已經不堪負荷了嗎?對此,臺“指揮中心”曾公佈島內醫療量能狀況,聲稱“空床率53.9%”,醫療量能尚充足,北部各大醫院都有空床。但眾多醫療工會團體至疾管單位門口舉牌抗議,怒吼“醫護人員已經被操到死”,痛批基層醫護吶喊求救,但台當局卻以逾五成的空床率來粉飾太平;並直言當前防疫最大問題就是人力不足,並指出雙北地區醫療資源已接近滿載,主要原因就是人力不足的問題。

29

台灣單日新增確診破9萬 專家憂醫療資源不足

民進黨的防疫“新台灣模式” 別成壓垮醫療體系的稻草

台灣首例2歲重症男童沒人管 前綠營民代感嘆“小孩子太無辜

台灣本土疫情擴大 雙北基桃開專責病房恐怕排擠一般醫療量能

3

20 No.10 輕症治療資源不足 20

臺大醫院

臺大醫院急診入口 圖片來源臺媒

第十名民眾不滿的是“輕症治療資源不足”,20.9%的人認為染疫輕症的治療資源不足。口服抗病毒藥物是治療輕症患者的最佳方式,但一開始不少輕症患者不符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條件,只能尋求中藥“清冠一號”,造成各地缺貨頻傳。此外,“指揮中心”下令將專責病房護病比,要從原來“1:5”最高膨脹到“1:15”。消息公佈之後,引發醫護團體不滿,表示這項規定會造成護理人力照護負荷增加,醫護團體更是大動作到“疾管署”前抗議護病比過重。後來陳時中在與基層討論後,裁定護病比維持1:5,不得超過1:7。

29

台灣醫院停收80歲以下輕症患者 累計確診破20萬

臺大公衛推估:39天內38人因錯失黃金治療輕症轉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