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國防動員系統全力做好抗洪搶險準備的一組新聞

華夏經緯網 > 軍事 > 大陸軍事      2022-06-21 10:01:57

  秣馬厲兵防大汛

  ——國防動員系統全力做好抗洪搶險準備的一組新聞  

  江西省組織堤防險情應急處置演練,出動“中國應急九江號”實施應急救援打撈作業。吳 楊攝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人武部民兵在防汛搶險應急演練中,緊急轉運“落水”群眾。伍樹清攝  

  湖南省常德市“沅澧-2022”軍地應急力量聯合防汛搶險演練中,軍地新質力量隊伍展示了多種高科技救援裝備。焦盛洋攝  

  山東省鄒平市黃河防汛搶險演練現場,民兵應急隊伍分組配合無人機、吊車等裝備進行演練。王立文攝

  寫在前面

  習主席在四川考察時強調,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立足於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提前做好各種應急準備,全面提高災害防禦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一些地方防汛救災形勢複雜嚴峻。連日來,各地國防動員系統未雨綢繆、秣馬厲兵,積極開展防汛應急演練,全力做好重點地區暴雨洪水防範應對工作。

  江西九江

  大型裝備首亮相

  ■林小強 中國國防報記者 郭冬明

  “江洲洲頭堤壩出現崩岸險情,立即動用裝備對崩岸堤段進行拋石固基作業。”江西省堤防險情應急處置演練現場,隨著“中國應急九江號”、水上救援機器人、無人機等一批高科技裝備登場亮相,“水陸空”三位一體救援行動全面展開。

  記者在現場看到,從發現管涌險情到險情處置完畢,快速高效。此情此景,讓民兵排長余學剛感嘆:“這些年參與過許多次長江九江段的抗洪行動,見過許多抗洪裝備,但像這樣的大型裝備是頭一次見,築堤效率遠非人力能比。”

  這也是全國首艘大型水上應急救援船“中國應急九江號”首次參與防汛搶險救援演練。它不僅配備了沙袋裝填、拋石裝置、生命探測儀等設施,更融合了紅外光電、視頻會議、5G資訊傳輸等技術。記者跟隨衝鋒艇登上“中國應急九江號”,只見駕駛室操控臺上,系統正在偵測崩岸長度、形狀及水下地貌等相關數據。很快,聲吶傳回水下地形地貌等圖像和數據資訊。根據實時偵測圖像,經過分析研判,現場指揮部決定採用“拋石固腳”戰法進行處置。“中國應急九江號”根據指示,進行快速拋投,穩固坡腳,迅速處置了崩岸險情。

  為提升防汛應急能力,近年來,九江軍分區不斷加強民兵應急力量體系建設,通過預徵預儲、採購配備等形式,更新配備救援無人機、砂石自動裝填模組車、一體化指揮車等。與此同時,軍分區還進一步擴大無人機、網路通信等新質民兵力量編建規模,實現無人機操作員、衝鋒舟駕駛員、網路通信員覆蓋到每個應急防汛班排。

  河南漯河

  “飛魚”逐浪亂流中

  ■伍樹清 中國國防報特約通訊員 王士剛

  豫南六月,沙河水急浪高。

  無人機空中盤旋、救援飛翼水面飛奔、全地形車來往穿梭……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沙河流域牡丹江大橋東段,一場軍地聯合防汛搶險應急演練激戰正酣。

  “一名‘落水’群眾周邊水域雜物過多,橡皮艇無法靠近,請求救援……”對講機中傳來指揮部指令。説時遲,那時快,只見一個飛翼形狀的橙色救援裝備,猶如逐浪起舞的“飛魚”,踏著浪花快速移動至指定地域,“落水者”抓住機身兩側的手柄,很快便被拖拽到安全地帶。這條“飛魚”,正是今年的演練中新投入使用的智慧遙控救生艇。

  “轄區河網密、險段多,以往防汛演練只注重檢驗傳統力量的運用。”該區人武部部長李濟春介紹,今年,軍地雙方針對防汛搶險任務特點,充分發揮當地企業、院校和行業組織等科技力量優勢,將無人機、無人艇和智慧工程機械等編入防汛搶險應急力量建設體系,納入應急管理、聯演聯訓和日常教育等體系,投入的人力物力減少了,防汛搶險能力卻加強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時,測地雷達電子螢幕顯示堤壩存有2處管涌漏水點位隱患,並清晰地顯示了三維影像圖。3名民兵隊員迅即利用堤壩管涌滲漏檢測儀,為河堤做“CT”健康體檢,排除管涌隱患。

  “以往利用看、查、標等傳統方式完成1千米大堤管涌隱患排查,五六個人忙活一整天也未必能把隱患點全部找到。”區水利局局長常新峰説,“如今用上了堤壩管涌滲漏檢測儀,不僅速度快,而且精度更高。”

  湖南常德

  新質力量初登場

  ■楊奇帥 中國國防報特約記者 焦盛洋

  日前,湖南省常德市一場以沅水水域全線超警戒水位、多地突發險情為背景的軍地應急力量聯合防汛搶險演練拉開序幕。

  常德境內水情複雜。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應急搶險指揮協同、力量協同、保障協同?這是該市今年重點攻關的課題。

  “白沙洲附近10余名群眾被洪水衝散至沅江大橋和南站村附近水域,並有2名群眾失蹤。”接到險情通報,澧縣防汛抗洪分隊指揮所第一時間派出民兵無人機分隊、消防救援支隊、藍天救援隊3支新質力量展開救援行動。

  在指揮部大螢幕上記者看到:一邊是無人機分隊空投救生衣和救生圈,配合衝鋒舟救援“落水”群眾,另一邊是市消防救援支隊、藍天救援隊通過放置水下聲吶和遙控SAS水域智慧救生快艇搜救“失蹤”人員。

  “專業救援分隊施救,既提高了安全性,也保障了救援效率。”軍分區戰備建設處參謀毛培文説,此次參演隊伍較以往增加了9支。值得一提的是,9支新隊伍都是近兩年編建的新質力量。

  導調部又傳來險情:“雙洲公園附近水域1艘客輪進水致電路短路、客艙失火,30余名群眾被困;李家堰段出現直徑0.5米管涌群……”

  桃源縣人武部立即組織民兵防汛抗洪分隊和無人機分隊使用高壓水槍、噴灑滅火劑,控制客輪火勢。同時,直升機分隊負責救援轉移客輪上的“被困”人員;武陵區、臨澧縣、津市民兵應急分隊則使用裝配式圍井封堵管涌群。

  漢壽縣人武部長喻志高告訴記者,這次重點演練了水情偵察、救援群眾、封堵管涌、構築子堤等課目,設置了一系列險情,無疑是對參訓民兵隊伍搶險能力的一大考驗。

  臨近主汛期,軍分區正加緊補齊裝備器材,完善行動預案,確保一旦有情況,能迅即出動。

  山東鄒平

  專業骨幹齊上陣

  ■韓 飛

  “報告指揮部,黃河舊城控導9、10號壩發生坦石坍塌險情,請求處理。”

  6月中旬,在山東省鄒平市黃河防汛搶險演練現場,接到報警後,鄒平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民兵隊伍奔赴“險情”地段。

  一聲令下,無人機騰空而起,直奔任務地點。

  去年,臺子鎮的民兵無人機操作手魏傑參加了市人武部組織的無人機駕駛培訓,並順利通過考核。“今天正好在實戰中檢驗一下培訓成果!”魏傑躍躍欲試。

  通過無人機空中偵察配合地面巡查獲取到的現場情況,指揮部研判決定派出5支民兵應急隊伍護堤搶險,吊車、挖掘機等大型裝備也立即開往現場。

  今年剛編入民兵隊伍的吊車司機徐浩是第一次以民兵身份參加防汛演練。去年,鄒平市人武部在廣泛開展潛力調查的基礎上,吸收了一批擁有無人機操作、吊車駕駛等專業技能的人員加入民兵隊伍,同時開展無人機、吊車駕駛技能培訓和定期考核,極大提高了民兵分隊專業救援能力。

  “此次演練共有軍地21家單位、16支民兵應急分隊、500余名民兵專業骨幹參加。”鄒平市人武部部長胡燕龍介紹,往年鄒平市的16個鎮街大都各自組織防汛演練,今年所屬的16個鎮街民兵應急分隊全部拉往黃河沿岸進行演練。在3天時間內,全市民兵分3批次完成拉練,有效提升了民兵隊伍抗洪搶險能力。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
責任編輯:唐詩絮
軍情熱議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