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綠營政客擺爛釀黑心快篩之亂 臺監察機構選擇性辦藍護綠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社會萬象      2022-06-22 12:22:13

黑心快篩公司

台灣富樂快篩被查出為黑心快篩混充。(台灣《中國時報》資料照)

台灣從清零走向共存,快篩試劑就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從這波疫情爆發一開始的快篩試劑數量不足,到近期被踢爆了數起黑心快篩,已延燒一個月的“快篩試劑之亂”,主責的臺“食藥署”難道不用負責?台灣地區監察機構面對有背景的民進黨當局官員擺爛,只願睜開一隻眼,憑什麼值得被社會尊重?

島內共有326家廠商向臺“食藥署”申請EUA,僅35家核準通過,其中不見著名生技大廠,卻冒出一票小吃店、農舍、小區藥房、直銷業等無醫療用品實績者,迅速轉型取得核準,結果捅出一堆樓子。這種有如“世界奇觀”的離譜現象,臺“食藥署”毫無責任?或真的像吳秀梅所説只能怪罪廠商?快篩試劑攸關百姓健康,難道不值得“監委”主動立案調查?

台灣地區監察機構強調每年受理近1萬5千件人民陳情案件,彰顯監察功能已強大發揮;另方面又要求民意代表應本于權力分立分治體制,各司其職相互尊重。但既然民眾可向“監委”陳情,代表台灣人民的民意代表又為什麼不能向台灣地區監察機構提出“呼籲”?若這樣就要被説成“干涉”獨立辦案,未免言過其實。

其實民進黨當局上臺後,“監委”辦藍不辦綠、選擇性辦案等情形日益劣化,且不忍卒睹。從前屆的陳師孟,以至近期二次彈劾曲棍球檢察官等等表現,加上“監委”背景綠油油,再再使得台灣地區監察機構“黨團化”隱然浮現。如今御史高居柏臺卻坐視快篩亂象,不願調查,更令人懷疑是“黨團意識”幕後作祟。

想起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的李公公,理不直卻氣很壯,張嘴就痛罵別人沒把老佛爺放在眼裏、不懂得尊重。但不尊重自已身份、自我閹割職權的“監委”,有何資格要別人尊重?(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