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美國聯手G7盟友對抗中國 豪擲6000億美元卻沒被外界看好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寰球熱點      2022-06-29 16:35:04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6日,G7峰會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舉行 圖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6日,G7峰會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舉行 圖源:視覺中國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當地時間6月28日,為期三天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落幕。美國總統拜登在峰會期間宣佈,G7將在5年內籌資6000億美元,為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儘管拜登發言中只字未提中國,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在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

  美國聯手G7再推全球基建計劃

  美國總統拜登26日在G7峰會上宣佈,美國將和其他六國一起在2027年前籌集6000億美元“用於全球基礎設施投資”。

當地時間6月26日,七國集團領導人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會議。(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當地時間6月26日,七國集團領導人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會議。(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根據這項“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項目,美國將在5年裏通過政府資金、私人投資等方式籌集2000億美元,幫助中低收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改善公共衛生、數字基礎設施等。

  歐洲方面則將籌集3000億美元,用於建設一個“替代”中國“一帶一路”的“可持續”基建項目。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27日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峰會期間發表講話,稱日方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計劃在該框架內投資650億美元。

  據拜登透露,這項倡議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啟動幾十個項目。據白宮公佈的資訊來看,目前PGII的首批項目包括在非洲安哥拉投資20億美元建設太陽能農場,在象牙海岸投資3.2億美元建設醫院,以及投資4000萬美元促進東南亞地區的能源貿易。

  新倡議只是“新瓶裝舊酒”?

  這項計劃看起來出手大方,但它的前身其實就是拜登在去年G7上面提出來的針對重建美國經濟的計劃——“重建更美好的世界”(B3W),只不過在國會遭到否決一直沒有通過。

  當時這項價值約1.75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在參議院投票環節時,以50:50的票數陷入僵局,決定結果的最後一票來到了民主黨人曼欽手上。

  拜登先前曾多次與曼欽溝通法案,力爭其同意通過。然而現實骨感,身為民主黨人的曼欽這次選擇反對拜登的“基建狂魔計劃”,導致該法案擱淺。

美國總統拜登(圖/達志影像)

美國總統拜登(圖/達志影像)

  美國《外交》雜誌網站稱,“在拜登宣佈‘重建更好世界’計劃大約一年來,美國政府對全球基建的投入加起來只有微不足道的600萬美元”。隨著美國“重建美好未來”的國內基建立法提案受挫,這項“一帶一路”的西方替代方案連名字都報廢了,如今只能改為“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計劃。

  “抗衡中國”大計劃又沒被外界看好

  有著“重建更好世界”的前車之鑒,美國又在此基礎之上啟動新基建計劃,該項目落地的可能性有多大?輿論認為,新倡議前景或難言樂觀。

  專家表示,考慮到美西方國家以往也發起過多個類似項目,但最終都是鏡花水月、明日黃花,G7最新提出的這項全球基礎設施計劃不會達到制衡“一帶一路”的效果,其原因有二:

  第一,這份所謂的全球基礎設施倡議的目的帶有很強的政治性,並非真正地著眼于務實合作。

  第二,G7,尤其是美國,雖然畫了個“大餅”,但要想落實這項計劃,資金來源等都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困難。

G7峰會在德國召開。(圖/美聯社)

G7峰會在德國召開(圖/美聯社)

  美國《外交》雜誌網站日前報道稱,“美國不應該照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應試圖在中國的遊戲裏打敗中國。”報道稱,美國基建能力與中國存在巨大差距,美國在投資和維護自己的實體基礎設施方面都做不好,遑論去海外建設基礎設施。

  《華爾街日報》則認為,儘管拜登一直在努力團結盟友,共同對抗中國,但這次倡議很可能暴露西方盟友無法團結一致的“老毛病”。

  一名德國政府高級官員稱,G7關於中國的聲明一方面明確指出了中國對於G7國家構成的挑戰,一方面卻又呼籲在解決氣候變化等全球問題上建立夥伴關係,事實上中國也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要夥伴。

  “我們贊成多樣化,但反對脫鉤。”這位官員説。

  中國“一帶一路”已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事實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9年來,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為有關國家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據世界銀行測算,“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若全部得以實施,到2030年,每年將有望為全球産生1.6萬億美元收益,佔全球GDP1.3%,其中90%由夥伴國分享,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受益更多。2015至2030年間,760萬人將因此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2021年8月19日,第3000列“義新歐”中歐班列從鐵路義烏西站啟程。新華社發(龔獻明 攝)

    2021年8月19日,第3000列“義新歐”中歐班列從鐵路義烏西站啟程。新華社發(龔獻明 攝)

  歐洲國家自身本就是“一帶一路”的受益者。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4萬列,運輸貨物467萬標箱,通達歐洲23個國家185個城市,運送貨物合計貨值超過2000億美元。目前G7國家中,法國和義大利已簽署了“一帶一路”倡議。其中,義大利早在2019年就與中國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G7國家。今年2月,中法雙方又簽署了在非洲、中東歐等地的第三方市場合作第四輪示範項目清單,清單包含基礎設施建設、環保、新能源等領域7個項目,總金額超過17億美元。

  已被“競爭”這個“心魔”所困的美西方政客們應該意識到,搞“小圈子”最終只會孤立自己。美西方國家若真心想要展現對多邊合作的支援,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援,就應該儘早跳出“競爭不止”和“總要找個對手”的思維怪圈。不論是“重建更好世界”倡議,還是別的什麼倡議,國際社會希望看到的是真金白銀和實實在在造福於民的項目。


  綜合自央視新聞、環球網、海外網、觀察者網、北京商報、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


責任編輯:徐亞旻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國際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