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這就是中國優勢 | 制度優勢(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7-06 14:14:16

988287702

制度是定國安邦的根本,成就偉業的保障。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探索實踐,形成了一套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總結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從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到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再到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一國兩制”、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關於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優勢的概括,既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使命,又指明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的內容

文化制度是國家制度的重要內容與有機組成部分,從文化制度的視角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要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

1

先進文化是支撐。《決定》指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

2

文化自信是動力。文化具有鮮明的主體性。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對自己文化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認同,即對民族文化價值及其生命創造力和自我發展前景的充分肯定、自覺堅信與執著堅守。

3

馬克思主義指導是根本。我們建設的國家制度以及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有方向的,那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

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是文化建設的首要問題,關係到黨的性質、國家的方向,關係到民族的命脈、人心的凝聚。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制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和新修改的黨章中,都在文化建設這一部分提出了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體現,它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內在的先進性、廣泛的包容性,發揮了在文化建設中的主導和引領作用。

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

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部署,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主要把握好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另一方面,要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制度安排,關係到黨領導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大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在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深刻揭示了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重大意義,是我們理解和把握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

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産體制機制

文化産品具有雙重性質,既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也有通過市場交換、獲取經濟利益、實現再生産的商品屬性。

“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

                                                              策劃:袁丹華


製圖:劉素

資料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新華網


責任編輯:袁丹華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