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跨海十四年】注入源頭活水 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海觀潮      2022-07-12 11:48:14

微信圖片_20220712091224

7月12日,第十四屆海峽論壇在福建舉辦。今年的論壇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結合、集中分散結合的方式,安排論壇大會和青年交流、基層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版塊43場活動,12場設區市活動,邀請線下出席論壇的台灣有關政黨代表、主辦單位代表,以及行業精英、社團負責人、工青婦、鄉鎮村裏、農漁水利、民間信仰等各界嘉賓約2000人。

本屆論壇本著“兩岸一家親”理念,繼續關注並服務基層民眾和青年群體,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深化兩岸民間交流、攜手台胞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率先同台胞分享發展機遇,助推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

海峽論壇是兩岸民間交流的盛會,倍受兩岸民眾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參與,促進了兩岸交流交往,在兩岸民間産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有力地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兩岸僵局的影響,但海峽論壇仍如期舉辦,兩岸同胞以線上線下方式廣泛參與論壇,這也充分説明兩岸交流交往合作的大勢不可擋,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意願不可違。論壇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福建省更是發揮對臺工作最前沿的區位優勢,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殷殷囑託,發揮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功能,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了更大的步伐。

海峽論壇是深受兩岸同胞認可的“百姓論壇”,在兩岸同胞之間架起了‘連心橋’、鋪就了‘惠民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同文同祖、命運與共。兩岸一家親,親望親好,走近走親。海峽論壇是順民心、得民意之舉,為兩岸同胞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大舞臺,讓兩岸同胞共襄盛舉。去年,參加第十三屆海峽論壇的台灣時政評論員黎建南説,“疫情擋不住兩岸交流的熱情,擋不住中華民族血濃于水的感情。”

本屆論壇持續關注經濟發展熱點,積極引導支援台胞參與“十四五”規劃實施,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品質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廣大台胞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利益。

近年來,大陸持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21條措施”等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舉措,為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受到台灣同胞的廣泛歡迎和肯定。而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十三屆海峽論壇共發佈數百項惠及台胞台企的政策,涉及兩岸人員往來、經濟合作、文化教育、社會生活、權益保障等方方面面,給台灣同胞帶來切實的利益。如在第十二屆海峽論壇“雲簽約”促成80多個經貿項目對接,總投資額超過30億元。在第十三屆海峽論壇簽約項目15個,計劃投資額達37.3億元。

海峽論壇更是兩岸青年交流互動、增進了解,暢談夢想、攜手並進的大舞臺。兩岸青年交流融合成為海峽論壇最大亮點之一。論壇突出兩岸青年交流這個重點,設計了海峽青年論壇、“單車天使”第一家園騎行之旅、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研學體驗營等活動,增強了交流的互動性、體驗性、多樣性。論壇還根據台灣青年的需求,精準設定議題,為台灣青年提供優質實習就業崗位。台灣青年通過參加海峽論壇活動,找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從而使海峽論壇對台灣青年産生了“磁吸”效應,讓更多的台灣青年通過參與活動,從而實現到大陸尋夢逐夢圓夢。

要安寧、要發展、要過好日子,這是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然而,民進黨自上臺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大搞“漸進式台獨”“倚美謀獨”,通過出臺“安全五法”“反滲透法”,搞“綠色恐怖”,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嚴重背離了台灣主流民意,使兩岸對峙局面升高。

就在第十四屆海峽論壇召開之前,台灣陸委會發出警告,反對台灣民眾參加海峽論壇,對參與論壇人士進行恐嚇、威脅和打壓。這是民進黨當局多年來阻止兩岸交流交往的一貫立場,不足為怪。

民進黨當局的威嚇,阻擋不了兩岸交流交往的步伐。兩岸唯有走和平發展之路,加強交流合作,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兩岸和平統一基礎,這才是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兩岸同胞的福祉,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正道。(評論人 言未央)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