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這就是中國優勢 | 制度優勢(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2-07-14 15:34:35

988287702

制度是定國安邦的根本,成就偉業的保障。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探索實踐,形成了一套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總結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從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到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再到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一國兩制”、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社會發展的目標,在社會建設和治理方面,進一步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會的這一戰略部署,為推進“十四五”社會建設和治理、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指明瞭方向。

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是我們黨在長期探索中形成的、被實踐證明符合國情、符合人民意願、符合社會治理規律的科學制度,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共建是共同參與社會建設,要求突出制度和體系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共治是共同參與社會治理,要求樹立大社會觀、大治理觀,打造全民參與的開放治理體系,是社會治理的關鍵;共用是共同享有社會治理成果,要求社會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是社會治理的目標。


(一)樹立科學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


(二)完善體制機制。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體制機制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


(三)創新方法手段。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離不開方法手段現代化。

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點任務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聚焦制度完善、機制創新,對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點任務作了具體部署。

(一)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關鍵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創造更多依靠基層、發動群眾、就地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途徑和辦法,實現預防化解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二)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提高動態化、資訊化條件下駕馭社會治安局勢能力的基礎工程。


(三)健全公共安全體制機制。當前,公共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必須以完善的體制機制托起安全的底線。


(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社會治理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固本之策。


(五)完善國家安全體系。國家安全體系是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掌握維護國家安全主動權的總抓手。

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要意義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對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具有重要意義。



(一)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二)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必然要求。


(三)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是防範化解風險、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的迫切需要。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我們要堅決按照這一要求,不斷改革創新、與時俱進,進一步開創新時代社會治理新局面。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

                                                                 策劃:袁丹華

製圖:劉素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人民網


責任編輯:袁丹華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