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遺”脈相承 中軸非遺走進商圈等推動活態傳承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資訊      2022-07-25 09:57:16

  c328ae71-38ce-449e-9784-fb85ac4d9656_zsite

  7月23日,中軸非遺進大柵欄商圈直播活動舉辦。圖為北京評書、聯珠快書傳承人王玥波介紹非遺好物。 杜燕 攝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中軸線作為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是歷史留給北京的豐厚遺産。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聚焦中軸線沿線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依託非遺項目和傳承群體,啟動以“中軸非遺遺脈相承”為主題的“五進”活動——暨中軸非遺進商圈、進園區、進文物、進景區、進酒店系列活動,通過講京味、看京彩、購京品,講述中軸線上的非遺故事;觀看中軸線上的精彩非遺展示、民俗表演;購買中軸線上的非遺禮物等沉浸式體驗形式,深度領略北京中軸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

  今天,第二場中軸非遺進大柵欄商圈直播活動舉辦,北京評書、聯珠快書傳承人王玥波作為特約嘉賓,聯袂六必居、內聯升、瑞蚨祥、馬聚源、正興德、豐澤園、張一元和北京彩塑8個非遺項目,採用“直播間會客”+“外景主播探店”模式,講述老字號歷史、非遺技藝傳承,介紹非遺好物。

  大柵欄之於北京,承載著皇城商賈的百年變遷,至今仍是中外遊客體驗北京味道的“打卡地”。這裡匯聚十幾個行業的幾十家老字號,可買到精緻的瑞蚨祥綢緞、美味的六必居醬菜、醇厚的茉莉花茶、內聯升的千層底布鞋、馬聚源的手工制帽、豐澤園的魯菜、活靈活現的兔兒爺......

內聯升千層底布鞋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任晨陽介紹製作技藝。 杜燕 攝

內聯升千層底布鞋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任晨陽介紹製作技藝。 杜燕 攝

  大暑是茉莉、荷花盛開的季節。“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聞著芬芳香滿街的茉莉花茶,探秘張一元非遺技藝·茉莉花茶製作技藝。北京評書、聯珠快書項目傳承人王玥波聯袂內聯升千層底布鞋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任晨陽,深度體驗“腳踩內聯升”的內聯升千層底布鞋製作技藝,了解其製作工序、製作原材料、傳承譜係、沿革過程、最早的顧客檔案資料《履中備載》等;探訪“身穿八大祥”,八大祥之一的瑞蚨祥中式服裝手工製作技藝的特點,和瑞蚨祥中式服裝手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鄒秋明老師、瑞蚨祥企劃部主任王強,聊聊瑞蚨祥成為八大祥之首、誠信經營的故事、為新中國第一面國旗提供的布料以及瑞蚨祥的老建築、老物件;還有聽北京彩塑項目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忠強介紹吉祥物的鼻祖“老北京兔兒爺”的故事和他的“炫酷”新作品。通過傳承人講傳承故事,反映出一代代非遺傳人的匠心堅守,巧思創新。

  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西城區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40項、市級項目76項、區級項目224項,各級項目總量佔到了北京市非遺資源的將近1/3,且涵蓋了文化部劃分的非遺十大類別。同時,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9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81人、區級代表性傳承人341人。這其中包括首個入選首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的崑曲、也有代表北京傳統民俗特色的風箏、剪紙、空竹等等。

  負責人稱,中軸線涉及西城地域的非遺項目更是呈現出風格多樣、數量眾多、特色鮮明等特點。其中,既有如深受皇家文化和王府內廷文化影響而孕育産生、發展而出的崑曲、宮毯織造、雕漆、內畫鼻煙壺、金漆鑲嵌、倣古瓷、十番樂、古建油漆彩繪、玉雕、牙雕、宮廷補繡、宮燈扎制、倣膳、宮廷團扇、繩結、景泰藍、宮廷正骨、北海公園標本菊養殖等技藝,也有六必居、內聯升、馬聚源、瑞蚨祥、張一元等一批老字號商家中産生發展的北京傳統商賈文化的代表以及一得閣墨汁、戴月軒湖筆、榮寶齋木版浮水印、古字畫裝裱、中國書店古籍修復、汲古閣拓片、集古齋字畫裝裱、萃文閣金石篆刻等代表的琉璃廠士人文化。同時,還有天橋中幡、摔跤、河北梆子、皮影、單弦、京韻大鼓、梅花大鼓、鐵片大鼓、西河大鼓、快板、河南墜子、北京評書、相聲、拉洋片、雙簧、穆派戲法、天橋雜耍等一批深受百姓喜愛的藝術形式所形成的天橋市民文化代表,更有春節廠甸廟會這一北京人的節慶習俗。這些從百年前的生活中來,至今仍然為現代人的生活服務著的傳統、技藝、産品……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民族記憶,見證著社會的發展變遷。

  目前,北京市西城區還在特色酒店舉辦“非遺文創展”,展示近年來的非遺文創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接下來,將陸續走進天橋演藝區(進園區),推出老天橋非遺項目展演;走進正乙祠戲樓(進文物)做崑曲項目展演、古建油漆彩繪展示;在北海公園(進景區)開展探訪活動等。

  負責人表示,在北京中軸線的申遺過程中,既要重視對物質文物的保護,又要重視對非物質文化內涵的挖掘,這樣才能對“中軸線”的內涵和外延有個全面認識。(完)


文章來源:中新網
作者:杜燕  |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