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中華文化

“新時代的國家文化殿堂”——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7月23日舉行落成典禮。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三年建設目前均已竣工。開館後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傳承職責。

  中國國家版本館7月23日舉行落成典禮。7月30日上午,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暨展覽開幕式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舉行,三個分館同日舉行開館暨展覽開幕式。建設國家版本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批准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三年建設目前均已竣工。開館後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傳承職責。國家版本館是新時代的國家文化殿堂,也是傳給後世的文化寶藏。

什麼是國家版本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入口。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入口。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來源:新華社) 

  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按照全面覆蓋、門類齊全、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的原則,中國國家版本館重點典藏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各類出版物版本、印刷版本、特殊版本、數字版本和外國版本,將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十大類版本資源納入保藏範圍。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外景。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外景。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來源:新華社)

  中國國家版本館將發揮版本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功能作用,打造彰顯文化自信、展現時代氣度的新標識,構築傳承悠久文明、賡續中華文脈的種子庫,塑造展示良好國家形象、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金名片。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展覽策劃實施組組長吳笑天表示,國家版本館是新時代標誌性文化傳世工程。建成開放後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規劃協調、普查徵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傳使用的職能,是國家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和國家出版資訊管理中心。

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內的展覽陳設。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內的展覽陳設。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來源:新華社)

  中國國家版本館,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吳笑天説,中國國家版本館的“一總三分”,共同構建中華版本保藏傳承體系。“中央總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加挂副牌——國家版本數據中心,將&&承擔國家版本資源規劃協調的職能。三個地方分館是中央總館的異地災備中心和區域性版本資源聚集中心。”

參觀者在西安國家版本館內參觀。

參觀者在西安國家版本館內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來源:新華社)

  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文濟閣),總建築面積8.25萬平方米,其主體為高臺建築,呈現出大氣磅薄的漢唐風格。預計開館初期可徵集到版本資源209萬冊(件)、數字資源160TB。落成後的西安國家版本館將結合西部文化特色,精心打造《賡續文脈 踔厲前行——中華文化經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遺珍萬里同風——絲綢之路版本展》兩個展覽,充分展示絲綢之路文明,講好以西部為主的中華經典版本故事。

杭州國家版本館屋頂的木構和青瓷門扇相映成趣。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杭州國家版本館屋頂的木構和青瓷門扇相映成趣。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來源:新華社)

  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文潤閣),建築設計圍繞“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築”展開,總建築面積10.31萬平方米,包括主書房、南書房、文潤閣、山體庫房、附屬用房等共計13個單體。籌建組展陳負責人余良峰介紹,該館核心功能為保藏、展示、研究和交流,是集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展覽館等多種場館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同時也是江南特色版本庫,及華東地區版本資源集聚中心。

335097_900x700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裏展出的雕塑作品。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來源:新華社)

  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文沁閣),總建築面積9.43萬平方米。建築以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為總體設計理念,融合中華制式與嶺南特色,形成禮樂相成的山水建築格局,打造南粵大地的中華文化殿堂。目前可入藏版本數量約265萬冊(件)。

依山而建 建築設計突出文化性傳承性

7月23日,俯瞰西安國家版本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俯瞰西安國家版本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來源:新華社)

  中國國家版本館作為新時代的國家文化殿堂,建設工作緊緊圍繞“傳世工程”定位,依山而建成為一大亮點——總分館分別選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嶺圭峰山、杭州良渚、廣州鳳凰山,各館均設置了展示區、保藏區、洞藏區、交流區等。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來源:新華社)

  據了解,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選址規劃,是聚焦文化種子“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館園結合,確保中華版本免遭各類災害損毀,永久安全保藏。

俯瞰杭州國家版本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孔令杭 攝

俯瞰杭州國家版本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孔令杭 攝(來源:新華社)

  在建築設計上,各館力求突出文化性、傳承性、標識性。其中,中央總館整體建築秉承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西安分館整體建築和室內設計充分體現漢唐雄風,杭州分館圍繞具有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築展開,廣州分館四週環繞人文與自然交融的嶺南園林。“一總三分”凸顯大國風貌、漢唐風韻、江南宋韻、嶺南新韻,集中展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建設國家版本館意義重大

杭州國家版本館。錢晨菲 攝

杭州國家版本館。錢晨菲 攝(來源:中新網)

  建設國家版本館,關係到中華文明歷史的傳承,它擔負著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國形象、推動文明對話的重要使命。吳笑天表示,中華文明5000多年綿延不斷、經久不衰,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徵,也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我國歷朝歷代,也都把版本保藏傳承放在重要位置。

  吳笑天説:“從周的史官、秦的石室,到漢代的天祿閣、唐代的弘文館,再到宋代的崇文院、明代的文淵閣、清代的四庫七閣,專藏機構綿亙千年。建設國家版本館,構築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就是著眼于中華版本的永久安全保藏,讓文化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後世’。這對增強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具有重大的意義。”

  相關連結:

      中國國家版本館落成(組圖) 

      中國國家版本館舉行落成典禮 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傳承職責  

      中國國家版本館落成 新時代國家文化殿堂什麼樣? 

      新聞背景:中國國家版本館  

      在“浙”裏守望中華文化:杭州國家版本館正式落成  

      杭州國家版本館開館 展覽啟幕 

      西安國家版本館開館 述中華文化、講絲路故事  

      廣州國家版本館開館 總設計藏量2500萬冊(件) 

      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暨展覽開幕式在京舉行 王滬寧出席並講話 

  (資料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之聲、中新網)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