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于7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飯店舉辦,論壇以“傳承·創新·互鑒”為永久主題,本屆論壇以“推動文化創新 賦能美好生活”為年度主題,包括開幕式暨主論壇、四個分論壇及相關活動,力爭打造成為文化領域的全國性品牌論壇。論壇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1年度十件大事”和《北京文化産業發展白皮書(2022)》發佈。
首屆北京文化論壇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來源:新華社)
首屆北京文化論壇7月25日在北京開幕,來自政府部門和文化單位負責人、專家學者、知名作家、演藝人士以及基層文化工作者圍繞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譜寫文旅融合新篇章、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等議題展開交流。
相關連結:
首屆北京文化論壇將於7月25日舉辦 打造文化領域全國性品牌論壇
歷史文化傳承與發展分論壇圓桌對話。中新社記者 杜燕 攝(來源:中新網)
7月26日,首屆北京文化論壇同時舉辦四個分論壇,即歷史文化傳承與發展分論壇、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分論壇、文藝精品創作與傳播分論壇和文化交流與合作分論壇,為北京加快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建言獻策,以助力新時代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相關連結:
首屆北京文化論壇“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分論壇”聚焦創新賦能發展
北京文化論壇“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分論壇”圓桌對話。新華網 李昊澤 攝(來源:新華社)
在以“創新·賦能·發展”為主題的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分論壇上,《北京文化産業發展白皮書(2022)》發佈,全面梳理了北京文化産業發展的重要數據、政策措施、重大事件、趨勢特徵,客觀反映北京文化産業發展的年度情況,並結合新形勢和新要求,提出未來一段時期北京文化産業的發展思路。
白皮書顯示,北京文化産業頂著新冠肺炎疫情壓力實現較快增長,規模以上文化産業法人單位收入兩年來平均增長8.9%,超過了疫情前水準。同時,北京的國際文化競爭力進一步提升,2021年文化産品進出口總額達到61.3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5.7%。
相關連結:
文化産業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2021年百餘家文化相關首店落地北京
北京文化消費持續回暖 2021年居民每人平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同比增12.2%
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1年度十件大事”發佈。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來源:中新網)
7月25日上午,首屆北京文化論壇在京開幕。論壇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1年度十件大事”發佈。經線下評議評委會討論,評選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1年度十件大事”:
1、建黨百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舉行;2、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北大紅樓成為首都紅色新地標;3、琉璃河遺址考古新發現見證北京三千年建城史;4、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駛入“快車道”;5、首屆中國網路文明大會在京召開;6、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開園;7、8K超高清電視頻道開播;8、《覺醒年代》《長津湖》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精彩呈現;9、北京文化産業新業態迸發新活力;10、“書香京城”建設推動全民閱讀深入人心。>>>【詳文】
北京首鋼園區。中新社 易海菲 攝(來源:中新網)
作為一大亮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特別選取了中軸線、首鋼園和大運河等獨具首都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標,特別設計了三條現場觀摩路線,讓嘉賓沉浸式打卡,“觸摸”北京文化。
通州“三廟一塔”。(新華網 李然 攝)
嘉賓們沿中軸線一路前行,感受首都壯美空間秩序,了解北京的中軸線申遺保護、老城有機更新、紅色文化傳承;前往首鋼園和燕京八絕博物館,領略工業遺存綠色蝶變和非遺活態傳承;到通州遊覽“三廟一塔”,參觀大運河沿線和城市副中心三大公共文化設施,感受城市副中心古今交融的城市風貌。
相關連結:
7月25日至26日,首屆北京文化論壇在京舉辦。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來源:中新網)
近年來,北京文化事業、文化産業蓬勃發展,文明之花處處綻放。隨著中軸線申遺保護駛入“快車道”、“三條文化帶”建設、“書香京城”“博物館之城”建設深入推進,“北京”這張文化名片不斷擦亮。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無形而有力。隨著公共文化服務水準不斷提升,“書香京城”“博物館之城”建設深入推進,市民身邊的“文化家園”越來越多……文化自信紮根到了百姓心中,融入到了百姓生活。
未來,北京將繼續以文化人、培根鑄魂,做好首都文化發展這篇大文章,以更昂揚的文化自信,打造歷史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時尚交相輝映的魅力之城。
相關連結:
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譜寫文化發展新篇章——首屆北京文化論壇綜述
(資料綜合新華社、中新網)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