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搞“前線威懾”,航母軍機齊出動

美對華搞“前線威懾”,航母軍機齊出動
美國海軍“裏根”號航母打擊群完成對新加坡的訪問後,緊急進入南海。與此同時,一架美軍RC-135V偵察機也異常進入南海上空。從目前“裏根”號航母開足馬力北上的情況來看,它很可能是為佩洛西可能的竄訪台灣做準備,而偵察機則有可能為B-2轟炸機的巡航探路。美軍的這些行動,極大增加了地區不穩定因素。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的消息顯示,在結束對新加坡的港口訪問後,美國海軍“裏根”號航母打擊群再次進入南海,編隊序列包括“裏根”號航母、“安提坦”號導彈巡洋艦、“希金斯”號導彈驅逐艦和“蒂皮卡諾”號補給船。有分析認為,“裏根”號航母打擊群正在一路向北高速航行,不排除是為佩洛西可能的竄訪台灣進行“保駕護航”。這樣的話,“裏根”號航母打擊群就不應該在南海待著,而是來台海方向,比如説台島以東海域。儘管目前美方尚未決定佩洛西是否訪台,但美軍顯然要為此做出準備。

  與此同時,美國空軍的一架RC-135V從澳大利亞達爾文皇家空軍基地出發,飛行數千公里進入南海,並在南沙偵察飛行。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捕捉到其部分航線,並認為這種飛行是罕見的。此次RC-135V偵察機被臨時派遣到澳大利亞,然後很快又從達爾文基地起飛飛往南海的南沙群島,一種可能是策應“裏根”號在南海的行動,對有關國家在南海相關海域的部署和調動進行偵察。另外一種可能是為B-2下一步的行動“蹚路”。

  據美國媒體之前報道,在多架KC-135和KC-10空中加油機的支援下,兩組4架B-2轟炸機分別在7月10日和12日降落在澳大利亞安伯利皇家空軍基地,以支援太平洋空軍轟炸機特遣部隊(BTF)的部署。B-2抵達澳大利亞後已經開始訓練,如果進行長航時訓練,一個較為可能的方向就是南海方向,一方面對南海域內國家進行威懾,另一方面也算是“實戰化預演”。RC-135先走一趟,對航線周邊的雷達部署進行“摸底”,然後為B-2這種隱形轟炸機規劃航線提供數據支撐。

美軍兩艘“閃電航母”蹲守日本提供策應

fg

  除了“裏根”號航母打擊群緊急北上以外,美國還有兩艘“準航母”部署在日本,理論上可以為美方在亞太的行動提供策應。根據美國海軍協會官網“艦隊追蹤”的資訊顯示,“的黎波裏”號兩棲攻擊艦正位於日本沖繩。

     該艦滿載排水量4.5萬噸,搭載20架F-35B“閃電”II聯合攻擊戰鬥機。這次部署用於評估海軍陸戰隊的“閃電航母”作戰概念。也就是通過搭載F-35B “閃電”II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隱形戰鬥機,使其具備航母的部分作戰能力。F-35B雖然在F-35系列戰機中航程、載彈量等主要技戰參數較低,但對於非隱形戰機仍然有優勢。目前該艦是距離台灣島最近的大甲板水面艦。

  此外,“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也正位於日本佐世保港。它是美國海軍唯一一艘前沿部署的兩棲攻擊艦,母港就位於佐世保港。它同樣能夠搭載F-35B戰鬥機,能夠搖身一變成為一艘“閃電航母”。

  對於目前美軍在西太地區的部署和相關活動,專家指出,這進一步表明美軍是西太地區的麻煩製造者、和平破壞者和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美國軍方和政界近來頻頻指責中方對美方及其盟友艦機的攔截顯得“咄咄逼人”。但美軍在中國周邊興風作浪的事實表明,“咄咄逼人”的正是美軍。

美擬在亞洲部署新型特遣部隊遏制中國

美對華搞“前線威懾”,航母軍機齊出動_1659061158839

  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弗林接受採訪時表示,美軍正考慮在亞洲部署一支整合導彈、電子戰和網路戰能力的特遣部隊,以在台海和南海遏制中國,此舉凸顯近年來美軍重點正從中東打擊恐怖主義轉向同中國的競爭。

  據悉,弗林提到的部隊被稱為“多領域特遣隊”,由數千人組成,目前駐紮在美國華盛頓州和德國的基地。該部隊被編成4個戰隊,分別負責火力、防空、後勤和資訊戰。在和平時期,特遣部隊會收集情報以了解對手的行為模式和弱點,併為突發事件做準備。如發生戰事,部隊將通過電子戰和網路戰破壞對方通信網路,阻斷敵人的指揮控制體系。利用提前獲取的資訊,該部隊可以用導彈打擊敵方艦艇和設施,並具備同時實施多重打擊的能力。

  《日經亞洲》報道稱,第三支特遣部隊原本預計駐紮在夏威夷,但最終部署地可能位於亞洲,預計在2023年之後成立。美國考慮將這支部隊部署到亞洲是為了靠近中國,目前美軍正在開發的幾款導彈射程為數千公里,無法從夏威夷射至中國境內或周邊水域。由於美軍計劃在第一島鏈部署陸基導彈,五角大樓的意見包括為這個計劃分配一個多領域特遣隊,他們認為地面部隊相對靈活,便於躲避中國導彈的打擊。作為前沿部隊,特遣隊可以負責摧毀中國的防空系統和指揮控制中心,從而為美國艦艇和戰機靠近中國周邊打開缺口。

  不過,美方上述計劃面臨的一大問題在於,亞洲國家是否會同意接受美軍部隊駐紮,因為其在戰時很可能成為中國軍隊打擊的目標。

美軍辦“印太防長會”,搞軍事排華

d788d43f8794a4c245c9d8aed45aaedfaf6e3981

  7月底,所謂的“印太防長會議”(CHODs)在澳大利亞雪梨召開。這是一次年會,今年是第24屆。主辦方為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每次都要找一個合作國家共同舉辦。2018年,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改名以後,這個年會也就跟著改名為“印太防長會議”。事實上,除了亞太國家以外,美洲、歐洲和非洲國家都在邀請之列。26個參與國卻均出動防務高官。美國參會的除印太司令部司令以外,還有參聯會主席米利上將。

     根據澳大利亞國防部的説法,會議的主旨是促進建立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印太地區秩序”,集中討論了烏克蘭和“印太”地區的衝突所涉及的安全意義。會議新聞稿中稱,各國防務高官們同意,將增加小多邊訓練演習的複雜性和頻率,增加資訊共用,增加參與官員階層的複雜性。

  中國無疑是這次會議的隱形主角。在會議之前,美軍參聯會主席米利上將就説,此次會議的重點是聚焦“中國崛起背景下的整個局勢以及維護一個自由開放的太平洋地區,同時確保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所以,這次會議雖然是年度會議,但針對性卻非常明顯。

187871_700x700

  通過這次會議,可以看出,美國在試圖塑造“印太”安全新共識,引領國際安全新話語,並最終制定一個新的“印太”軍事行為規範體系,對中國海空軍在這一地區的行為形成軟約束。美國試圖通過更大範圍、更全面的行為規範,來約束中國的非戰爭軍事行為。美國希望進一步凝聚自身與盟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安全共識,向中國傳達一個更加清楚的信號。

  未來,美國海空軍的力量在這一地區的存在與活動,將更加具有常態化、實戰化的特徵。美軍將在維持“航行自由”範疇下巡航的同時,增加戰略威懾和戰役準備層次的巡航。另外,美軍還將在這一地區進行更多的軍事演習。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海上軍事演習“環太平洋軍演”正在舉行。8月,美國還將與印尼進行大規模年度軍事演習。在印尼總統佐科的親自登門邀請之下,日本將首次參加這一演習。

  美國在打一套組合拳,軍事與經濟、軍事演習與航母巡航一起上。就在這幾天,美國一方面繼續舉行“環太軍演”,另一方面召開“印太經濟框架”部長級會議;一邊在雪梨開“印太防長會議”,另一邊讓“裏根”號航母艦隊繼續在南海活動。在國內,美國參議院還通過了一個試圖排斥中國的晶片法案。

  但是,對於美國圍繞著中國的全方位佈局,亞太國家的反應不一,很多國家並不積極。對於多數亞太國家來説,美國人的會,多半要去支援一下。但是,在複雜的中美戰略博弈中,在國際局勢動蕩、前景不明的情況下,捧場可以,選邊站不行。保持中立、多邊平衡,仍然是多數國家的理性選擇。

  對此,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指出,中美兩軍關係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方重視兩軍關係,但我們對發展兩軍關係是有原則的,那就是中方的主權、尊嚴和核心利益不容侵犯。美方一些人抱守錯誤對華認知,執意對華全方位遏制打壓,中方決不會聽之任之,理所當然予以堅決反制。

  關於海空軍事安全問題,吳謙強調,其根源在於美方在中國當面海空域長時間、大範圍、高強度的抵近偵察滋擾和針對性極強的軍事演訓等侵權挑釁行動。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採取有理有力、安全專業的措施予以堅決應對。我們要求美方停止侵權挑釁,對一線兵力嚴加管束,杜絕意外事件發生。


     來源:環球網、國防部發佈、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微網志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