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陳明通單挑學術界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網友評説      2022-08-02 13:31:52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左)深陷論文門風波,曾任其指導教授的臺安全部門主管陳明通(右)昨發聲明強調,先協助林智堅進行論文修正後,才交給另一位研究生余正煌參考。(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林上雋/作者為島內退休大學教授

林智堅的論文門,目前發展的情況是由陳明通“一錘定音”,代表了民進黨對此一學倫事件的基本態度,那就是“陳明通將林智堅的論文初稿修正後,擅自轉交給余正煌參考,余正煌用以寫成論文;然後林智堅在不明就裏的情況下,繼續完成他的論文,所以才會出現文字有許多相雷同的部分,因此不算抄襲。而余正煌也不知道指導教授給他的參考論文是林智堅的,所以也不涉及抄襲”。

在此邏輯下,兩篇重疊性如此之高的論文,居然無一是抄襲的,這不僅顛覆了學術論文的定規,更是“一錘定罪”地暴露了這位學官兩棲的政客、學閥,是如何視學術為無物,正式與學術界“宣戰”了。

從最基本的學術倫理來判斷,一前一後發表的論文有高達7、8成的文字重疊,且結構、論述,乃至摘要、結論都幾乎如孿生子一般,必然有其中之一為“抄襲”,這根本就是憑常識就足以判斷出來的,問題只在於是“誰抄襲了誰”而已,豈有可能兩造皆無抄襲?而依學術規範來説,唯一的判斷標準,就是看誰先發表,這就如同雙胞胎一樣,早一分鐘出來的就是兄姐,晚出來的就是弟妹,絕無通融餘地。

在思考長達20多天后,陳明通以類似政治“密室協商”的伎倆,妄圖顛覆此一定規,就學術層面來説,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更觸犯了學術倫理的大忌。

首先,身為指導教授,怎可以挾持師長威權,一則“剽竊”了學生的成果,二則慫恿另外一個學生取巧作弊?其次,這兩本論文都是由陳明通親自主考過關的,而其時距不過僅僅半年,若非蓄意放水,豈有可能未曾發現到其重復如此之高的現象?僅從這兩點來看,陳明通即已是“自證己罪”,難以遁脫了。臺大是何等聲名夙著的學府,豈能容得下如此荒謬怠惰、尸位素餐的教師濫竽充數?更可駭異的是,陳明通説得振振其辭、視為理所當然,無絲毫愧疚之感,豈不等於是公開向學界挑戰?

“密室協商”是政治界最醜陋的手段,一小撮人屏除旁人、私下協議,各作對彼此有利的利益分配,既無人證,又乏物證,根本就是見不得光的。政治界可以如此胡搞惡喬,但欲施之於學術界而亦能成立,恐怕整個台灣的學術界就將是“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從此再無翻身的餘地了。

據陳明通的説詞,許多林智堅論文與余正煌重疊之處,甚至連錯字,都是林先余後的,是經過他指示後修改的,將一切的責任都兜攬在自己身上。但此事你知、我知,法未傳六耳,何足憑信?當然,以陳明通之神通廣大,亦未嘗不可以找個“人證”,這擺明瞭就是“串供”,學界如果接受,那台灣的學術界大概也不必再説什麼倫理不倫理了。如果這招可以行得通,那未來只要指導教授敢於護犢、自污,則碩、博士滿街走的情況,應是可以預見的了。

陳明通顯然是將學術當作政治般去操作,説得難聽一些,就是用政治強暴了學術,還要受強暴者啞口吞下。陳明通敢於如此蠻橫,當然是憑藉著其受今上的寵信,而又掌握著台灣安全部門主管的威勢。最壞的盤算,也就是陳明通退出學界,如此而已。

其實,最壞的盤算,也是個精打細算的如意算盤。陳明通早已退休,區區兼任之名,不過雞肋而已,他還是可以穩穩居於高層,而因其一己小小的犧牲,卻可以挽救林智堅這個年輕力強的民進黨明日之星,無論如何都是划算的。

這是政治干涉學術中最惡劣的實例,而一切的盤算,都是為了鞏固執政黨的既得利益。陳明通等於向學術界下了戰書,單挑學術界,就看學術界如何接招、化招了。

選舉只是一時的,政權也隨時可能變易,但學術尊嚴、學術倫理,卻是基業,如果連最起碼的、一眼即可明斷的“抄襲”案,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在政治的雨覆雲翻下加以隳敗,台灣還會有什麼未來?(文章來源:中時新聞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