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戰區”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9日當天,戰區海軍出動驅護艦,戰區空軍出動預警機、殲擊機、加油機、干擾機等多批多型戰機,重點演練制空作戰、空中加油、對海支援等課目,錘鍊複雜電磁環境下聯合封控能力。
外界普遍認為,解放軍東部戰區的演訓內容有著很強的震懾域外勢力的意味,其中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力量首當其衝。特別是近期不斷在台島周邊活動的美國“裏根”號航母打擊群的動向。
美國五角大樓官員日前聲稱“美軍將在未來幾週內通過台灣海峽”,同時也將在其他區域內開展“航行自由行動”,以此展示“對盟友和夥伴的支援”。在當前局勢下,美艦會以何種方式通過台灣海峽,向“台獨”勢力釋放錯誤信號,引發各界關注。
9日最新衛星圖顯示,美國“裏根”號航母打擊群在西太平洋兜兜轉轉,從8日至9日中午,“裏根”號折返向東北方向移動了約200海裏,距離台灣海峽越來越遠。但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指示裏根號航母及其打擊群內的軍艦留在附近,以“監控局勢”。
專家指出,不管美軍想以哪種方式來顯示存在,解放軍都已做好各種軍事鬥爭準備。台灣問題沒有解決,解放軍的演訓就會持續下去。解放軍練兵備戰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解決祖國統一問題。這不僅僅是常態化的概念,更是長期化的概念。在台島周邊進行“封島”演訓的時間越長,越能體現出大陸對台灣海空域的制約能力越強,影響力越大。同時,“封島”一方面是對島內傳遞信號,另一方面是對外展示力量與決心,讓域外勢力深刻認識到,解放軍有強大的區域拒止能力。美國也好,某些國家也好,想要來“攪亂”台海是不可能的事情。
4日是“精確打擊”“區域拒止能力”“遠端火力及常導火力實彈射擊訓練”等,5日是“制空作戰”,6日是“對陸打擊”“對海突擊”,7日是檢驗“聯合火力對地打擊”和“遠距離空中打擊”能力,8日是“聯合反潛”和“對海突擊行動”,9日是“練聯合封控”和“聯合保障能力”。
演練表明東部戰區相關演訓活動開始對重點課目進行專攻精練,通過演練檢驗、驗證、探索新戰法,進一步完善預案,提高多軍兵種之間的聯合作戰能力。
與此同時,解放軍8日開始在渤海和黃海的演習也吸引了外界的密切關注。“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9日發佈題為“炮彈呼嘯,海軍陸戰隊多型武器實彈射擊火力全開!”的文章稱,近日,海軍陸戰隊某旅組織多型武器實彈射擊演練。演練一開始,各車依次泛水向目標海域機動。兩棲突擊車率先發現目標,各車長、炮手密切配合對敵靶標實施精準打擊。一輪打擊過後,兩棲步戰車快速超越突擊車對敵靶標進行新一輪打擊。防空兵分隊迅速佔領發射陣地,利用攜帶型防空導彈對“敵機”進行火力打擊。此次多型武器裝備實彈射擊演練,通過對不同環境下各類目標實施精準打擊,有效檢驗了部隊整體作戰能力。
美國彭博社評論説,解放軍的戰略行動給美國帶來更大壓力。在上次“台海危機”期間,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派出兩個航母編隊進入台海地區。但如今,拜登面對的是一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海軍和大量反艦導彈的中國。
根據相關國際法,台灣海峽本來就是各國軍艦可以自由通行的國際海峽,歷年來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軍艦也都正常穿越台灣海峽,它們的航行自由從未受到阻礙。美方大肆炒作過台灣海峽是進行廉價公關,既試圖給“台獨”勢力撐腰打氣,也通過刷存在感向盟友表達所謂的“安全承諾”。
目前不確定的是,美軍此次過台灣海峽是保持例行通過,還是會故意製造一些花樣以展示其在該地區的“強勢存在”。最大的懸念在於美軍是否會再度仿傚1996年“台海危機”時“尼米茲”號航母直接穿越台海的事例,派出航母穿過台灣海峽。
專家表示,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不會放棄台灣這顆“棋子”在周邊地區製造危機事件,表面上所謂的“競爭”,達到其破壞中國內外部發展環境的實質對抗硬性目標,因此美國一定會在台灣海峽展示其存在,不會放棄派遣軍艦通過台灣海峽。與佩洛西竄訪台灣不同,派遣航母將是拜登政府的決定,而拜登政府此前不斷強調中美之間需要建立“護欄”,假如美國把航母派到台灣海峽展示所謂的“航行自由”,勢必會進一步加劇兩國對抗。
美軍為了達到炒作效果,時常在過台灣海峽時搞一些花樣吸引眼球。在解放軍進行大規模演習的背景下,美國對外宣示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就是在表明其立場。從“裏根”號航母編隊的動向來看,美軍一直在評估是否要派出“裏根”號航母來穿越台灣海峽。
此次對佩洛西竄訪台灣,中國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採取了反制措施,力度比較大,比如解放軍跨越所謂的“海峽中線”進行常態化演習,因此在美國人看來,這是一個新的分水嶺,一個“新常態”。美國可能無法心甘情願接受,所以勢必會採取一些“強硬行動”來展示美國的“話語權”,即便是象徵性的,也要向盟友和夥伴表明所謂的“安全承諾”。美軍罔顧事實指責解放軍在台海周邊的軍事行動“改變了台海現狀”,在此背景下,美國一定試圖宣示美軍在台海的“強大存在”。
但無論美軍想以哪種方式來展示存在,解放軍都做好了各種軍事鬥爭準備。如果美艦在台灣海峽正常航行通過,解放軍可以緊盯而不採取行動,如果美國在台灣海峽耀武揚威,甚至起降艦機進行威脅性的動作,解放軍戰機、戰艦不排除進行抵近攔截。
臺防務主管部門近日共派出11名將領舉行記者會,公佈解放軍近期軍演動態。陣仗看似很大,但對於民眾關切的軍情,大多答非所問。比如臺軍作戰計劃次長室次長葉國輝聲稱,“中共艦機從未進入24海裏水域”,至於南京艦逼近台灣東岸的畫面,他污稱“照片屬假資訊”。
島內網友聽完整場記者會內容,忍不住嘲諷道,“聽完軍方回答會吐血,避重就輕”。有人總結説,本次記者會的“重點”就是“嚴密監控、強烈譴責、良好訓練、堅定備戰、事涉敏感、軍事機密”,從頭到尾沒聽到具體應對。
除了軍艦問題外,東風導彈穿島是島內民眾關注的另一個點。此前,臺軍方第一時間通過發言人應答的方式,明確否認穿越台灣島。但日本在晚間發佈偵測詳情,證明有導彈穿越台灣島。事後臺軍方辯解稱,主要是考慮到解放軍導彈只是飛越大氣層,並不意味著進入台灣上空,所以不想在社會上製造恐慌。
島內學者判斷,很可能是因為美軍沒有及時把鋪路爪雷達的情報共用給臺軍,也可能是雖然鋪路爪偵測到解放軍導彈,卻不知道解放軍發射了何種導彈,乾脆不公佈,“不講還可以欺敵或掩飾自己的不知”。退役中將帥化民質疑稱,民進黨封鎖這個消息,一切都是為了選舉,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
中時電子報稱,導彈飛過頭頂,台當局不敢吭聲,還放任綠營政客散播假資訊,説什麼因美日壓力,大陸怕了,所以打完導彈即宣佈結束。臺軍方不是第一時間掌握不清,就是想粉飾太平。蔡英文當局把全民當愚民,以為蒙眼捂耳就天下太平,能還擊的只剩嘴炮。從“認知作戰”角度看,臺軍方隱瞞相關資訊或許會抵消一些大陸軍演的衝擊力,但各類真實資訊進入民間輿論場,很快就會産生輿論壓力,台當局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在我們一系列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下,民進黨當局不思悔改,反而公然歪曲事實,把自己包裝成“受害者”的角色,“告洋狀”,編造“威權”與“民主”的敘事,掩蓋其謀“獨”挑釁的本質與行徑。民進黨當局砌詞狡辯欺騙不了台灣民眾和國際社會。
來源:環球網、中新網、“東部戰區”微信公眾號、“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