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關統、關彝的寥寥數語資料。元明清之際,重逢關公之風興盛,專門記載關公的各類書籍和志傳也大量出現,並廣泛流傳。元代胡琦《關王事跡》、《漢壽亭侯志》,明代戴光啟、邵潛《關帝年譜》,趙欽湯《漢前將軍關公祠志》,孫際可《關天帝紀》,清代張鵬翮《關夫子志》、盧湛《關聖帝君聖跡圖志》等,都對關公的家族、世系、事跡有記載。其中一些資料不免有穿鑿附會之嫌,但在民間影響頗大。
據這些志、紀記述,關公祖父關審,字問之,號石磐;父關毅,子道遠。今解州關帝廟崇聖祠即為祭祀關公曾祖、祖父、父親的祠宇。1727年(清雍正五年),進封關公上三代為公,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1855年(咸豐五年),又追封三代為王,曾祖光昭王、祖裕昌王、父成忠王。關公妻胡氏。今解州關帝廟有奉祀唐振武將軍、節度使、工部侍郎胡證的胡公祠。當地民間相傳,胡證乃關妻之父胡賓的後裔。關公子關平,隨父征戰多年,于西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與其父一道殉難。關公子關興,曾任蜀國侍中、中監軍等,惜英年早逝。關公孫關統,官至蜀國虎賁中郎將,死後無嗣,以關興之子關彝續封。關公尚有一女,《三國志•關羽傳》雲:“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此後,關羽後裔中較有影響的當屬唐德宗時宰相關播。清代,朝廷對關氏後裔授封了可以蔭襲的世職,1726年(雍正四年),授關公五十二代孫關居斌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1728年(雍正六年),53代孫關氏隆襲;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54代孫關金鐘襲;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55代孫關國選襲;1811年(嘉慶十六年),56代孫關兆慶襲;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57代孫關恩紹襲;1873年(同治十二年),58代孫關繩武襲。河南、湖北的關氏後代也曾被授予過相關世職。
山西運城、河南許昌、湖北荊州現均有關氏後人。其中,山西運城鹽湖區西古村關氏已傳至62代,鹽湖區龍居鎮小曲村關氏後人傳至59代。
附:《關聖帝君聖跡圖志•世系圖》
關龍逄……審——毅——羽
胡琦曰:關氏之先,出夏大夫關龍逄也。帝居河東著姓,其世家可究見者三世。帝生二子,長曰平,次曰興。按陳壽本傳,興字安國,少有令聞,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帝既歿,興嗣封漢壽亭侯,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封,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統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關氏與涿郡張氏、瑯琊諸葛氏,皆為季漢室臣。《蜀記》謂龐德之子會隨鐘、鄧入蜀,盡滅其家。然今關氏譜曰:漢前將軍、漢壽亭侯帝生侍中興,興生統、彝,其後居興都。裔孫播,唐德宗時為宰相。以此考之,《蜀記》容有逸事矣。平至宋崇寧元年,賜廟加封。呂柟曰:史雲龐德子會盡滅關氏之家。夫隨聖帝居蜀者,或止二三子。關氏宗族在解者未必盡也。興後傳統,傳彝,凡三氏,則已在艾入蜀之後。後魏關朗、唐關播,史志及關氏家譜、解人世傳,皆雲聖帝之裔。則忠義之後,天不斬其世,明矣。
來源:關公網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