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仁飛 廈門市台灣學會副秘書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全面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形成新時代中國共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提供了新時代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綱領。2022年8月10日公佈的《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是這一總體方略的進階版,是推進新時代完成國家統一大業的重要文件明確指引。
新時代“五堅持”
習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闡述新時代的內涵,這個新時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白皮書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積極推進對臺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有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紮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但一個時期以來,台灣民進黨當局加緊進行“台獨”分裂活動,一些外部勢力極力搞“以臺制華”,企圖阻擋中國實現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這是中國統一大業的歷史方位與歷史定位。
新白皮書在總結黨和國家推進兩岸關係發展成績時提出實現祖國統一的五個堅持:“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必須堅持為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謀幸福,始終致力於實現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把握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制定實施對臺方針政策;必須堅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同一切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企圖阻擋祖國統一的勢力進行堅決鬥爭;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廣泛調動一切有利於反“獨”促統的積極因素,共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這五個堅持,是指導新時代祖國統一大業的具體指針,由黨帶領全體中國人民完成中國統一事業:“祖國完全統一進程不可阻擋”,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有駕馭複雜局面、戰勝風險挑戰的綜合實力和必勝信心,完全有能力推動祖國統一大業闊步前進。
新敘事、新論述
新白皮書重申兩岸歷史連結與一中原則的重要性與嚴肅性,從港澳經驗與對分裂勢力的鬥爭經驗中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新內涵。
1、兩岸關係的歷史經緯更加清晰
將中國共産黨在1921年以來追求民族復興、國家統一,包括具體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張、追求和平統一的努力寫入白皮書,這是對無數為國家統一大業捐軀犧牲、流血奮鬥的仁人志士一份肯定,真實展現黨領導下追求民族解放、兩岸統一的歷史,反映了中國共産黨人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勇挑重擔、作為國家統一大業的主心骨與堅強領導核心的歷史經緯與縱深歷史觀。毛澤東主席在1937年就明確提出,中國抗戰最後的勝利範圍不限于山海關、不限于東北,還要包括台灣的解放。為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中國共産黨成立後派出優秀的兒女赴台島開展工作,指導台灣民眾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與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為謀求祖國完全統一大業,先後開展對臺軍事鬥爭準備。為緩和兩岸關係、推進和平統一,先後發佈《告台灣同胞書》,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一國兩制”方針,以切實的行動,推動兩岸關係前進。
2、一個中國原則的國內法與國際法敘事與論述更加完整
對於1949年之後兩岸政治更疊變化,新白皮書明確指出,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在中國這一國際法主體沒有發生變化情況下的政權更替,中國的主權和固有領土疆域沒有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理所當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國的主權,其中包括對台灣的主權。聯大第2758號決議是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文件,國際實踐充分證實其法律效力,不容曲解。聯合國秘書處法律事務辦公室官方法律意見書明確指出,“台灣作為中國一個省沒有獨立地位”“台灣當局不享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地位”,實踐中,聯合國對台灣使用的稱謂就是“台灣,中國的省”。
加強對一個中國的法理論述,有力回擊民進黨當局與美西方反華勢力聯手掏空、虛化一個中國法理基礎的行為。
3、“兩岸一中”範式建構。
在當下的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中,反“獨”促統是系統性工程,除了講道理外,還需要講規則、立規矩,告訴那些紅線不可逾越,那些核心利益不可觸犯。新白皮書開篇指出,“為進一步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事實和現狀,以及展現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追求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與堅強決心,闡述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在新時代推進實現祖國統一的立場和政策,特發佈本白皮書”。
在有關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事實與現實內容方面,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容置疑也不容改變。指出,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一個中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是遵守國際關係準則的應有之義。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變。
一是兩岸關係的地理與人民概念。新白皮書提出台灣自古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台灣是包括2300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台灣。這表明,台灣不再是簡單的地理概念,也不僅僅是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意義上不可分割的區域,還包括人民的概念,這是完整意義上的一個統一國家的概念,強調了國家統一,不僅寄希望台灣人民,更重要的是對於祖國完全統一,大陸14億人民的分量更加重要,職責與使命更加重大。
二是對民進黨等謀獨分裂勢力進行必要的定性
當下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出現“我講道理,對方壓單方規則、提一方規範”“自己破壞規則在先,反而污衊我方破壞現狀”惡人惡相,為此我們需要給民進黨、民進黨當局及美國反華勢力進行準確定性,由此樹立一中原則與反“獨”促統的規範,給分裂勢力、反華勢力立規矩,從源頭上打擊“台獨”勢力,畫靶射箭逐個來。
“台獨勢力”是我們爭取和平統一進程中必須清除的障礙,外部勢力干涉是推進中國統一進程的突出障礙,新白皮書對國家完全統一道路上的不同困難與挑戰了然于胸,對民進黨為首的“台獨勢力”與謀“獨”行徑,認為到了必須“清除”的地步,意味著今後“反獨”轉向“滅獨”重大的政策轉變,相關的措施與行動,必將因應這一調整而進行謀劃佈局。
1993年白皮書指出,台灣問題直到現在還沒有得到解決,美國政府是有責任的,中國政府相信,美國人民與中國人民是友好的,兩岸關係正常發展是符合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和共同願望。中美兩國都應珍視來之不易的指導兩國關係發展的三個聯合公報,只要雙方都能恪守三個公報的原則,相互尊重,以大局為重,歷史遺留以下的台灣問題就不難得到解決,中美關係就一定能不斷獲得改善和發展。2000年白皮書中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核心、最敏感的問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美國違北的對中國做出的莊嚴承諾,不斷向台灣出售先進的武器和軍事裝備……,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和對中國安全的嚴懲威脅,阻礙中國的和平統一進程,同時也危害了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對此中國政府堅決反對。
2022年對於外部勢力干涉統一進程,表述更完整,批判力道更加強烈:美國一些勢力出於霸權心態和冷戰思維,將中國視為最主要戰略對手和最嚴峻的長期挑戰,竭力進行圍堵打壓,變本加厲推行“以臺制華”。美國聲稱“奉行一個中政策”,不支援“台獨”,但美國一些勢力在實際行動上卻背道而馳。他們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加強與台灣地區官方往來,不斷策動對臺軍售,加深美臺軍事勾連,助臺拓展所謂“國際空間”,拉攏其他國家插手台灣問題,不斷炮製損害中國主權的涉台議案……給中國實現和平統一製造障礙。“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必將導致台海形勢緊張持續升級,給中美關係造成顛覆性的巨大風險,並嚴重損害美國自身利益。美國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慎重處理涉台問題,停止説一套做一套,以實際行動履行不支援“台獨”的承諾。
正是由於民進黨當局的謀“獨”行徑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危害台海和平穩定,破壞和平統一前景、擠壓和平統一空間,因此白皮書明確提出,民進黨當局是爭取和平統一進程中必須清除的障礙。這是極有針對性的“遏獨”“反獨”新表述
豐富“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為統一後治理台灣提供指引
目前兩岸關係錯綜複雜,危機重生,民進黨當局公然“謀獨”搞分裂,島內民眾中國認同被長期扭曲,黨和國家的對臺方針、立場、政策長期被污名化。即使如此,大陸還是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紮實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堅定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因為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最有利於中國的長期穩定發展,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第一選擇。豐富與完善“一國兩制”內涵外延,就是為了更好地推進統一進程,更好地確保統一後的台灣長治久安。
關於“一國兩制”是最優方案的論述:“一國兩制”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為實現和平統一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是中國特色社會義的一個偉大創舉。它是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了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將吸引兩岸各界意見與建議,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這是為解決大陸與台灣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這一基本問題而提出的最具包容性方案,這是一個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
“一國兩制”因臺而生,卻在香港與澳門落地生花,並且它們豐富的實踐經驗,反過來對“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提供有益的經驗與啟示,如將會及早理順中央與台灣地方關係、及早進行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全面佈局在統一後消除殖民主義與“台獨”影響的工作。新白皮書根據港澳實踐,提出“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並統一于“一國”之內。這就是在港澳踐行“一國兩制”的過程中深刻認識並且提煉總結出來的,現在用於台灣問題上,具有現實照見未來,歷史啟迪後人的重要意義。
新白皮書提出了統一後台灣的新前景,如台灣國際空間,回應台灣民眾的實際關切:“統一後,有關國家可以繼續同台灣發展經濟、文化關係。經中國中央政府批准,外國可以在台灣設立領事機構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機構,國際組織和機構可以在台灣設立辦事機構,有關國家公約可以在台灣適用,有關國際會議可以在台灣舉辦”,這是過去白皮書所沒有表述的。
可以説從名稱與具體內容上看,1993年、2000年與2022年三份台灣問題白皮書承前啟後,體現黨和國家對台灣問題一以貫之的歷史邏輯與謀求國家統一大業的堅定意志,反映了黨和國家在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新思路,説明祖國統一事業進入新進程。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