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岸田內閣改組 淡化台灣問題、重建中日友好關係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2-08-17 10:56:54

微信圖片_20220517092659

作者 滕昕雲 台灣政治評論員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被刺身亡一個多月後,岸田內閣進行大規模的改組,正式進入“後安倍”時代。這次閃電內閣改組的19位閣員中換了14人,且有9人是首次成為閣員。由於向來“親臺”的安倍派系群龍無首,針對處理中日關係的人事安排,是這次岸田內閣重組的最大焦點。從岸田這次的新內閣人事安排看分析,除了顧及自民黨的派系權力均衡之外,可看出岸田在調動與巧妙任用“親臺派”成員,和試圖保有與中國大陸溝通空間的盤算。

岸田內閣在短短5天內完成改組,除了新冠疫情蔓延造成的醫療與經濟影響之外,由於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嫌犯供稱動機與“統一教”相關,閣員與舊統一教會多所關連,導致岸田文雄的民調支援度跌落到去年10月上任後最低點之46%,使得是否或是如何任用“親臺”的安倍派成為眾所關切的話題。

在國際問題上,日本又受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引發中國大陸“圍臺”軍演,區域安全情勢緊張,在這個節骨眼上內閣重組中的安全保障與外交職務就顯得格外重要。

重用安倍派明日之星

觀察日本這次內閣改組的人事安排,岸田文雄的重心放在自民黨內部的政治均衡,以派系權力均衡穩定經濟目標,有利於順利推動他的“新資本主義”議程。因此從各派系的入閣人數來看,最大派系的安倍派和第三大派系麻生派為各4人,茂木派和岸田派各3人,在2021年總裁選舉中支援野田聖子出馬的二階派2人。其中安倍派多為“親臺反中”,二階派則相反,其餘的派系屬於中間光譜。

為了實現自民黨內部權力平衡,岸田任用前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取代經濟産業大臣萩生田光一。萩生田光一轉任自民黨政調會長,也就是將來決定黨內重要事務的一把手。

岸田文雄在7月下旬多次與荻生田光一私下會談,並在8月初改組人事作業時再度詢問萩生光一有關安倍派系的人事觀感,可視為對安倍派系的萩生田光一有所期待,既可以對黨內保守派有所交代,與涉台事務並無多所牽連的荻生田光一,正好可以淡化日本與“台獨”勢力交往的印象,避免引起中國大陸的誤會。

圈管人事防止鷹派出頭

除了顧及自民黨的派系權力均衡之外,從岸田這次的新內閣人事安排,可看出他防止與中國的關係惡化的盤算。其中第二次內閣改組中有三位具有指標意義的閣員,分別是前首相麻生太郎的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曾經受安倍晉三支援競選自民黨總裁、岸田第一次內閣的政調會長高市早苗出任經濟安保大臣,以及留任、被視為知中派的外務大臣林芳正。

被視為史上最“親臺”的議員,安倍晉三的胞弟岸信夫卸下防衛大臣職務,換成曾任防衛相但無派閥的浜田靖一,他善於妥協的個性跟朝野各政黨間是具有可以溝通與協調的管道,讓岸田可以預防保守派逼得防衛費無限上綱,也足以讓台灣問題逐漸邊緣化。

另一方面,被稱為“自走砲”的“親臺派”代表高市早苗則從政調會長轉任經濟安全部長,除了防止高市在黨中央或無職狀態下與其做對之外,也因為高市本身就是經濟學科出身,並曾經出任經濟産業副大臣,可以妥善處理中日之間關鍵技術,以及供應鍊的重整課題。此一任命讓高市無法再主導自民黨的重要政策。

林芳正留任外務大臣,最初就有避免宏池會的第二號人物在岸田忙於國政時經營派閥,以至於造成威脅。與中國大陸關係良好的林芳正有正是岸田留給中國的少數對話窗口之一,有代表著岸田希望中日能持續溝通,以減少地區緊張情勢上升,還是期待中日關係日漸轉好。

由此比重與佈局可知,岸田內閣第二次改組讓浜田靖一熟稔國防事務,回鍋可無縫接軌,預防保守派在防衛費問題上找麻煩。高市早苗將在未來的3年內擔負實踐今年5月參議院通過的《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的重要任務,沒有權力或多於精力再多過問涉台事務。

而面對變動劇烈的國際和區域地緣政治情勢,林芳正奔波走訪執行岸田外交政策,可看出未來黃金三年內岸田文雄所主導的日本,將扮演大國博弈棋局中更加重要角色,期待修復中日關係,避免不必要的區域衝突。【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