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 作者為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解放軍在台灣周邊展開封鎖式的聯合軍演以來,中美兩國在言語交鋒、軍事對峙、暫時斷絕軍事交流、暫停氣候變遷談判以及科技競爭等領域的緊張情勢,似乎有升高之勢,但在另一方面,不僅美國銷往中國大陸科技産品大都獲得批准,雙方官員更密集溝通,為11月的兩國元首實體峰會進行前置作業。中美兩國一面競爭對峙、一面又合作互利。
中美兩國在西太平洋的聯合軍演無疑也有愈來愈密集的趨勢。在台海週遭海域舉行一連5天的聯合軍演之後,中國大陸又宣佈在渤海與黃海舉行海空聯合攻擊的演習。在美國聯邦參議員馬基率領國會代表團竄訪台北之後,中國大陸再度宣佈針對台灣發動警戒巡邏的演習。
另一方面,繼環太演習之後,美國、印尼、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即將在西太平洋舉行代號為“超級神鷹之盾”的海空聯合軍演。這項軍演已持續多年,日本是首次參加。此外,印度、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汶萊等國也派遣觀察員參加這項研習,顯示全球多個國家都很關切日益升高的台海緊張情勢。
美國商務部産業與安全局(BIS)日前宣佈,從15日起加強4項多邊出口管制,包含先進半導體軟體、燃氣輪機及相關可用於國防、航太與衛星的尖端科技。此次美國針對先進半導體GAAFET技術整合軟體的出口限制,顯然是鎖定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美國對這些尖端高科技産品的出口禁令,配合最近國會通過的晶片法案,將有助於鞏固美國與盟國享有在尖端高科技領域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日報》分析美國商務部等部會數據後發現,負責美國科技出口到大陸的審查,幾乎批准所有申請案,部分特別重要技術的銷售甚至不減反增。美國商務部資料顯示,2020年美國對大陸的1250億美元科技出口中,商務部官員要求須申請執照者不到0.5%,在這0.5%中,94%(2652件)的申請都獲德批准。
儘管中美科技高度競爭,但美國對大陸出口的半導體、太空零件、AI科技等並未中斷。甚至連更先進的科技,像是半導體設備製造工具,商務部也未加以管制。一項可能的解釋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高舉“反中”大旗,但卻在高科技銷往中國大陸開放綠燈。拜登政府是否蕭規曹隨,或是改了規矩,還要看商務部2021至2022年的數據。
儘管中美兩國高度競爭,但雙方都無意改變目前密集溝通與管控分歧的機制。中美兩國一方面在很多領域競爭激烈甚至對峙,但也在不少領域有合作與發展交換關係的機會,恐怕這就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美互動的新常態。【文章來源:中時新聞網】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