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在豫台胞吳天璽:“做兩岸的橋梁是我未來的全部”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台胞人物      2022-08-19 09:48:55

  河南日報記者 沈劍奇

  8月17日,從全國各地來到鄭州參加2022年兩岸關係研討會的嘉賓都收到了一本名為《風雨思歸程》的書。這是在豫台胞、豫臺有約網董事長吳天璽為大家準備的一份特殊禮物。

  這本書是吳天璽根據個人的一段奇妙經歷所寫成,講述著小家的親情與大家的大義。35年前,碩士畢業不久的吳天璽從台灣宜蘭隨父母來到老家河南,並決定在鄭州經商。在一次替台灣眷村老兵尋找大陸親人的公益活動中,她聽説鄧州有個“台灣村”。起初只是好奇,後來經過實地探訪、考證,了解到他們的祖先是清朝時屯墾當地的台灣士兵,當時被稱為閩營,其中有阿美人、泰雅人等。

  硝煙已散,鄉愁未減。300多年後,他們依然渴望能與台灣族親再度團圓,吳天璽答應替他們回台灣尋親。2009年,“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中,鄧州“台灣村”代表與台灣族親舉行盛大的認親儀式。“我想,這是對所謂‘法理台獨’的一拳重擊。”吳天璽説,她發起拍攝的電影《風雨歸程》也將於近期上映。

  首次參與兩岸關係研討會,吳天璽感觸頗深:“這些年來,我親身感受到血脈親情對我們的影響,親眼見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當前,兩岸還存在許多的資訊不對稱,使得台灣年輕人被蒙蔽、被誤導,以至於心懷忐忑、裹足不前,白白喪失大好紅利,真是令人扼腕嘆息!”但在研討交流過程中,吳天璽也看到了希望:“我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都在為兩岸的未來努力,感覺到祖國統一指日可待!”

  研討會舉行期間,吳天璽作為東道主,也不遺餘力地向與會嘉賓推介河南的歷史文化、特色美食。“喝胡辣湯,一定要用油條蘸著吃!”她熱情地向台灣朋友推薦胡辣湯的“經典吃法”,並得到了對方滿意的回復。致力於兩岸人文交流,吳天璽表示自己會堅持做下去,她説:“作為一名在豫台胞,我甘當孺子牛。做兩岸交流的橋梁就是我未來的全部。”

  來源: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李欣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