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堅持“九二共識” 兩岸將可重見光明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評論專題 > 2022年兩岸關係研討會      2022-08-19 22:28:36

黃清賢

黃清賢會上做視頻發言(攝/黃楊)

  華夏經緯網8月18日訊: (黃楊)2022年兩岸關係研討會日前在河南鄭州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有關人士和專家學者130余人圍繞“把握歷史大勢 共謀民族復興”主題進行為期2日的深入研討。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會上發言表示,解決當前台海危機,考驗著兩岸中國人的智慧、能力與遠見,堅持“九二共識”,則兩岸將可雨過天晴,重見光明。

  黃清賢首先指出,兩岸關係近期陷入高度風險中,在“倚美謀獨”、“以臺制華”的操弄下,台海情勢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趕考過程中,排除外部勢力阻擾是現階段的考題。

  “如何解決當前台海危機,考驗著兩岸中國人的智慧、能力、遠見”。黃清賢表示, 外國勢力終究只是為了自己利益,將台灣作為衝突前線的棋子,台灣絕不能像烏克蘭一樣,成為列強遂行自己利益下的犧牲品。為了恢復台海的和平穩定,“九二共識” 就是打開錦囊後的妙計,堅持“九二共識”,兩岸就能維護和平發展,攜手走向民族復興。

  “九二共識”體現兩岸中國人的智慧

   黃清賢表示,1992年10月的香港會談時,針對“一個中國”議題,海基會當時提出的第八個方案,海協會在1992年11月回復海基會,告知“一個中國”議題的口頭表述要點。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在這個基礎上,兩岸正式開啟事務性議題的協商,然後簽署協議並執行。

  “九二共識”的共同詞,就是謀求“國家統一”、堅持“一個中國”,這充分顯示兩岸中國人的智慧,可以找到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的辦法。求“一個中國”之大同,存“兩岸分歧”之小異,這智慧確立了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構建兩岸制度化協商聯繫機制,合情合理安排兩岸參與的國際組織活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九二共識”體現兩岸中國人的能力

  “九二共識”確立後,雙方簽署協議並解決問題、增進福祉。海協會與海基會在1993年的新加坡會談中,簽署了《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等4項協議,2000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當局對於“九二共識”持保留態度,因此,兩岸制度性溝通停滯甚至倒退, 縱使有復委託民間團體進行局部協商,但沒有“九二共識”的民進黨當局,不但無法為民眾解決問題,反而升高兩岸緊張情勢。相對的,國民黨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大陸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推動農産品等多項採購,造福民生。

  2008年再度政黨輪替,確立與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上臺,兩岸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時代開始,海協會與海基會陸續簽署了《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等23項協議、對於經貿有重大幫助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也在2010年簽署後執行。兩岸事務公部門的國台辦主任與陸委會主委在2014、2015年,進行4次的兩岸事務首長會議,當面溝通互設辦事機構等事務,2015年更實現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晤、直接對話溝通,使兩岸政治互動達到新高度。這充分顯示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中國人有能力共創幸福生活。

  “九二共識”體現兩岸中國人的遠見

   黃清賢表示,“九二共識”是以對話代替對抗、溝通化解分歧、協商促進合作,因此兩岸實現1949年以來,得之不易的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九二共識”明確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也就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不是“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更不容許“台灣獨立”。堅持“九二共識”,就能維護兩岸同胞的利益,捍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就是尊重兩岸嚮往美好生活的民意。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是解決兩岸爭議的第一選擇,這對於兩岸同胞最有利,而“九二共識”就是兩岸走向和平統一的共同政治基礎。

  兩岸自1949年分離以來,政治互信一直不足,矛盾與疏離一直存在。30年來的“九二共識”,經由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的方法,透過了經濟、社會、文化的交流,減少矛盾與疏離,增進政治互信。為了實現對於兩岸同胞最有利的和平統一,當務之急是反對“挾洋謀獨”,“以臺制華”同時要在有遠見的“九二共識”,也就是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就兩岸政治問題,開展對話溝通、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九二共識”的遠見,不但可以讓兩岸順利交流,更可讓兩岸長治久安。

  堅持“九二共識”正確道路 兩岸雨過天晴

  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指出,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能改善發展,台灣同胞就能受益,否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緊張動蕩,台灣同胞就會受損。

  黃清賢指出, 如今兩岸關係在“台獨”勢力與反華勢力的操弄下,劍拔駑張,面臨擦槍走火的高度風險。這些絕對不是升斗小民願意見到,更不是真正愛台灣、愛中國的兩岸同胞願意看到。只有日薄西山,不希望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列強,樂見此危機。為了不要親痛仇快、生靈涂炭、拖累民族復興,必須“反獨促統”。

  “反獨促統”的具體作為之一,黃清賢認為就是堅持“九二共識”,堅持“九二共識”,國民黨才有機會鞏固兩岸歷史地位,國民黨的仁人志士,應該理直氣壯的要求,依據黨章,迷途知返、撥亂反正的重拾兩岸關係話語權,才能夠獲得台灣同胞的支援、兩岸同胞的尊敬。

  承認“九二共識”,民進黨才有機會走回兩岸和平道路,民進黨的有識之士,應該呼籲正視多數台灣普羅大眾,對於和平發展的期望;以人民幸福為念,回到兩岸正途上,才不負人民所托,真正的愛台灣。

  黃清賢最後並呼籲兩岸學術社群的專家學者,應大聲疾呼“九二共識”的時代價值性,深入淺出、接地氣的宣揚“九二共識”智慧、能力、遠見,讓愈來愈多民眾願意支援、堅持“九二共識”,則兩岸將可雨過天晴,重見光明。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