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灣為何從“騙錢之島” 再淪為“騙人之島”(台島夜話)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2-08-22 11:57:41

台島夜話


  台灣近期屢傳有人赴柬埔寨打工被騙,臺內政部門8月19日表示,柬埔寨案截至目前為止,全臺警察機關共受理報案420件。其中尤以台灣人騙取台灣人為大宗。在蔡英文執政6年後,台灣已經從“騙錢之島”,再淪為“騙人之島”,這是否是李登輝以前説過“台灣人的悲哀”預言的真實展現?

  其實,台灣若追朔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即不斷傳出有台灣民眾受高薪誘惑被騙到柬埔寨、泰國和緬甸等國家,遭到毆打、拘禁、轉賣甚至性侵的新聞。根據台灣當局8月18日公佈的數據,主動訪查及立案373起,已通過公私合作救援39人。臺“警政署”根據每週飛往柬埔寨航班機位估算,有超過2000名台灣人被拐騙到柬埔寨,實際恐在5000人以上。台灣媒體給出的數據則是至少4000台灣人被騙到柬埔寨,其中許多是年輕人。

  民進黨當局公佈,受害者中99%屬電信欺詐,只有極少數涉及性剝削案件。針對華人市場的電信詐騙集團,多半是由臺人經營,誘騙來自中國大陸與台灣的人。因此,前台灣不分區“立委”,柬埔寨裔的林麗蟬指出,大部分詐騙案的主導份子並非柬埔寨人,呼籲勿將柬埔寨污名化。她説:“其實是台灣人坑台灣人”。

  台灣人拐賣台灣人

  東南亞除新加坡之外,就只有柬埔寨取消外匯管制,賺到美金可以匯回台灣,所以很多台商會去柬埔寨。台灣詐騙犯在海外很受歡迎,萬一被抓回回台灣通常又可獲得輕判,想賺點“外快”的台灣人就會出境詐騙自己同胞,而這波受害的是以台灣少數民族和因為疫情受影響的八大行業居多。

  台灣過去詐騙手法是“金光黨”,1990年代起隨著金融和電信服務的發達,詐騙手法也隨之升級。而台灣資訊傳遞快,詐騙已經飽和,現在開始移向海外。加上2009年,兩岸簽署《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原本躲藏在大陸沿海各省的臺詐騙集團開始將根據地轉移到東南亞,甚至遠至肯亞等與台灣地區無司法互助協議的地方。

  台灣人佔有優勢,所以在詐騙的地方也受歡迎,第一就是台灣人會講中文,詐騙對像有大陸人;第二是免簽國多,來回自由;第三就是有一定的技術要求。

  有不少人是被本來就認識的朋友介紹去柬埔寨工作,而工作內容就是負責網戀詐騙,公司發給他們幾部不同號碼的手機,要他們在一端假扮成女性徵婚或在一些交友網站上尋找目標騙財,而這些目標往往都是台灣人或大陸人。

  這些人經過培訓,被逼迫之下,男的以加密貨幣,土地開發等時興的題材作為誘騙投資的話題,女的則用號稱“殺豬盤”的手段,以聲音美色來誘使受害者將錢匯到海外。

  詐騙集團在工作者抵達後就更進一步擴大經營。台灣披露,詐騙集團一般以高薪、海外代購等理由把人騙過去,再強迫被害者找親朋好友一起來,例如告訴受害者如拉到找10個人就放她走,或是再拉10個人就讓她去做比較輕鬆的工作等誘因。若受害者不從,男生可能遭電棍毆打、關電籠,女生就更受淩虐,包括性侵等虐待都有。

  詐騙輕判與賺錢困境

  那麼究竟為什麼台灣的騙子會這麼多呢?追根究底還是出於民進黨堅持“台獨”的立場。民進黨當局對於遣送回台灣的詐騙犯蓄意輕判,卻完全不保護其他地區、尤其是大陸的被詐騙受害者,甚至還在全世界和大陸搶犯人,以顯示自己的所謂“主權”。面對極低的犯罪成本,詐騙猖獗是自然的了。如果台灣對於電信詐騙判刑和大陸一樣重的話,有膽子進行電信詐騙的台灣人必然大幅減少。

  這一波被拐騙到柬埔寨的受害者多為年輕人,顯示出台灣詐騙犯暴增,與源源不斷的島內青少年願意加入詐騙集團有很大關係。由於物價上漲,薪水卻不漲,這些青少年在台灣看不到賺錢的機會,更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只想乾脆賺點快錢。

  再加上台灣法院普遍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態度,讓原本針對電信詐欺已經寬鬆的犯罪成本再大幅下降。年輕人在超市一個月打工的薪水,或是疫情期間騎車跑外賣的薪資,遠遠比不上一次詐騙完成後領取贓款的分成,因此讓詐騙集團始終不缺乏新血。

  據臺“警政署”統計,2014年青少年最主要的犯罪還是毒品,其次是盜竊,但自2018年開始,詐騙已成為島內青少年第一大犯罪,2021年嫌犯人數更遠遠超過盜竊和毒品兩大犯罪嫌疑人的總和。而這個詐騙犯快速增長的階段,就是民進黨再度執政以後大來最大的“政績”。

  台灣近十年來的薪資漲幅遠遠不敵通膨,台灣民眾的痛苦指數不斷飆升,才讓許多年輕人冒險到異鄉賺錢,慘遭詐騙與淩虐。如果台灣的環境讓大家都能安居樂業,沒有多少人會想冒險到柬埔寨掏金。民進黨當局應該正視民眾困境,勿讓台灣人淪為刀俎下的魚肉。(作者 古文明 台灣時政評論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