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蘭大職場萌新故宮實習“初體驗”:成功複製了一枚錢幣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資訊      2022-08-24 08:12:28

  蘭大職場萌新故宮實習“初體驗”:成功複製了一枚錢幣

  2022年暑假,蘭州大學8名同學分別在故宮博物院7個部門開展為期14天的實習。蘭州大學供圖

  中新網蘭州8月23日電 (丁思 李暉)在600多歲的故宮“打卡實習”,是一種什麼體驗?

  “本次實習經歷給予我更大的想像空間,去思考文物的前世今生,以及文物‘活’起來的意義。”來自福建省的蘭州大學2019級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學生丁霏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實習後如是坦言,更讓她興奮的是,在為期半個月實習中,在老師的幫助下,她成功複製了一枚錢幣。

  據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介紹,為拓展學院本科生專業探索與就業創業路徑,增強專業學習實踐運用能力,培養本科生對專業學習的濃厚興趣,該學院積極對接故宮博物院,選派8位優秀本科生於2022年7月20日至8月2日赴北京故宮博物院實習,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綜合能力、強化實習就業意識。

圖為在故宮博物院考古部(考古研究所)實習的蘭大學子。 蘭州大學供圖

圖為在故宮博物院考古部(考古研究所)實習的蘭大學子。蘭州大學供圖

  本次實習的8名同學分別在故宮博物院7個部門開展為期14天的實習工作,感受文物保護傳承,從圖片到實景,從理論到實踐,身臨其境感受文化氣息。

  丁霏霏在文保科技部金石修復室實習,她在實驗室見識到老師傅們和年輕老師們對金石文物的修復與複製。“在故宮已經開放的展覽中,遊客們經過每一個放置文物的展示櫃,或許是駐足欣賞,或許是匆匆而過;但每一件展出文物,都曾經歷過短則數月,長則數年的修復工作,才能熠熠生輝地出現在世人面前。”她説,文物被賦予傳承中華文明的使命,而文物修復者便是傳承文明的橋梁。

  基於對佛教美術的熱情,來自黑龍江省的2020級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學生鄧秋爽,選擇在宮廷歷史部中的宗教文物組實習,除了理論知識學習,她還在指導老師帶領下參觀了故宮博物院雕塑館中與佛教造像相關的部分,在與老師的探討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真實文物相結合,補充了自身的知識短板,也開拓了研究視野。

  “院子裏有貓、有樹、有鞦韆,坐在會議室裏,能夠聽到烏鴉飛過的驚叫聲、風吹樹葉的沙沙聲、木門轉動的吱呀聲,還有老師們忙碌時的鍵盤聲、路過時的腳步聲、休息時的歡笑聲。”回憶起難忘的暑假實習經歷,在文物管理處文物管理科實習的滕文寶説,實習是一次充電的過程,為繼續前進汲取養分、提供動力。

  滕文寶是2020級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學生,來自安徽省。實習期間,他協助整理陳展大綱中的文物資訊,製作成目錄表格,方便後期在文物數據系統中檢索,以及與各部門或籌展組對接提取上展文物。

  在如今的數字化時代,如何利用網路讓歷史知識活起來?這也是蘭大2019級民族學專業學生周圓隆思考的議題。他説,通過觀摩線上課程的迭代升級,學習到了老師們如何將故宮文物與節氣知識結合,看到了“活起來”的歷史知識。老師們細緻入微地講解了故宮文物,用清晰思路化解了知識的枯燥。

  “半個月的時間讓我看到了一座完全不同的故宮博物院,實習期間,和各位前輩老師的交流,我感受到了每個人對這份職業的熱愛。”周圓隆説,面對時代更新發展,創新性地改進自身工作,以及老師們身上這種開創性的精神和持之以恒地付出,會持續鼓勵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再接再厲。(完)


文章來源:中新網
作者:丁思 李暉  |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