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山西十年主動性考古發掘30余項 出土標本近萬件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考古發現      2022-08-26 09:36:43

  山西十年主動性考古發掘30余項出土標本近萬件

  資料圖:山西省新絳縣龍興寺。山西文物事業曬“十年”成績單,十年來,山西文物保護力度持續加大。高瑞峰 攝

  中新網太原8月25日電 (高瑞峰)“襄汾丁村等30余項主動性考古發掘,出土標本近萬件”“11個市級綜合型博物館全部實現對外開放”“全國文博系統首家超算中心在雲岡研究院建成”……山西文物事業曬“十年”成績單。

  25日,“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的第六場發佈會上,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程書林介紹了山西文物事業十年來的成就變革。

  十年來,山西開展了襄汾丁村、沁水下川、襄汾陶寺等30余項主動性考古發掘,出土標本近萬件。河津固鎮瓷窯址、聞喜酒務頭墓地、絳縣西吳壁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襄汾陶寺北兩周墓地榮獲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六大考古新發現”。

  十年來,山西實施了山西南部早期古建築保護工程、平遙古城城墻搶險維修工程、長城重要點段保護工程、石窟寺保護工程、彩塑壁畫保護工程等重點工程,沁河流域古堡文物密集區和武鄉革命文物密集區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

  “39處國寶級文物特殊保護機制正在建立,18個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正在創建。”程書林介紹,中科院院士科技創新中心和山西省石窟寺保護與傳承重點實驗室在雲岡研究院落地,永樂宮壁畫保護修復基本完成,“永樂宮保護與傳承特展”正在巡展。

  此外,十年來,山西博物館數量由114家增至197家,辦展數量由200余個增加到700余個,舉辦社會教育活動由1000余場次增加到5000余場次,參觀人數由2000余萬人次增加到2600余萬人次;全省11個市級綜合型博物館全部實現對外開放。

  山西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和石窟寺、石刻文物、低級別文物、彩塑壁畫等專項資源調查相繼展開,逐步摸清了資源家底,摸清了保存狀況和管理現狀。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長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加快推進。

  “十四五”期間,山西將免費定向培養600名文物全科人才。“本年度計劃招收文物全科人才120人,實際招收112人。其中,考古學方向56人,文物建築方向56人。通過四年的學習,文物全科人才將能夠承擔考古、文物建築和博物館三方面工作任務。”程書林説。(完)


文章來源:中新網
作者:高瑞峰  |  責任編輯:虞鷹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