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台灣博士郭景桓:希望在北京繪就心理健康事業“藍圖”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關注台青      2022-08-29 09:19:11

視頻:京臺創業大賽台青優勝者:希望帶更多台灣技術人才來大陸(拍攝、剪輯:李昕)

  【華夏經緯網 記者 李昕 報道】“這次來北京,參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希望了解北京的創業環境,評估我們心理健康項目在京落地的可能,以及尋找融資可能。”台灣大學資訊管理所博士郭景桓對記者説。

  8月26日,由海澱區政府主辦,北京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承辦的第七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台灣專場活動完美收官,郭景桓帶來的“多模態心理健康數字療法篩查系統”項目,成為本屆大賽的十個優勝項目之一

QQ截圖20220829091722

台灣大學資訊管理所博士郭景桓,是此次京臺創業大賽優勝者。

  郭景桓來自台北,曾任台北醫學大學人工智慧醫療研究院首席執行官,專長為醫療人工智慧與多模態心理認知。帶著對大陸心理健康市場巨大潛力的認知,去年他以廈門市雙百人才引進為契機,在廈門創辦註冊了自己的公司。

  短短一年內,他的企業獲得了幾何倍率地成長。日前在深圳獲得了兩家創投公司青睞,估值四千萬元,已獲融資1000萬元。

  此外,他的事業版圖一年內也涉足大江南北,獲得了長足發展:在上海,與復旦大學兒科醫院等合作進行兒童多動症篩查;在山東,已經規劃在明年擴大心理健康技術的落地;在福州,他更受邀成立了一個閩台研究院,來做台灣人才的技術引進。

  現在他的目光又來到了北京。“京臺大賽在兩岸運作多年,我的台灣朋友極力推薦我參與這個大賽。”

  他認為,對一個技術型的新創項目來講,最重要的一個是資金,一個是人才。“深圳科技人才很多,但心理健康方面的人才則相對較少,我也希望通過這次的北京之行,探路心理健康産業的人才環境。”

  “北京是心理健康教育一個重要基地,有非常多的大專院校聚集,和充足的知識環境。而對一個技術型的台灣人才來講,有這樣技術成長的氛圍尤為重要。現在我更加有信心帶更多台灣籍博士,心理健康方面的台灣人才,來北京落地發展。”

  那麼,疫情之下會否影響台灣人才的登陸意願?“從去年6月來到大陸,我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回到台灣,這的確是兩岸人才交流的一大問題。”

  但是郭景桓認為,過去兩岸商貿交流更多,技術交流相對短板,在目前環境下登陸發展,對台灣技術人才而言,“較以往更容易受到關注,最差的時候反而是最好的機會。”

  “過去一年,我公司的成長實踐,也印證了這一點。我希望未來引入更多的台灣人才,在兩岸建立一個心理健康、數字醫療技術交流的平臺,將台灣的技術跟大陸的市場、資金結合,實現兩岸融合發展,一起孕育心理健康領域屬於中國人的‘獨角獸’企業!”郭景桓談到未來信心滿滿。

  “現在疫情已經趨緩,隨著兩岸隔離天數縮短,我非常鼓勵台灣青年立即行動破除偏見,來大陸眼見為實。”(完)



責任編輯:李欣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