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綠營網軍將走上臺面? 民進黨成立“數位發展部門”爭議多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2-08-29 10:12:48

  台灣地區數位發展部門成立,包括蔡英文(右三)、蘇貞昌(右二)、數位發展部門首任主管唐鳳(左三)等27日共同進行揭牌儀式。圖/台灣《中國時報》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27日,在一片爭議聲中,民進黨當局掛牌成立了“數位發展部門”,蔡英文説這是“台灣數位轉型的里程碑”,所以大舉列編217億(新台幣,下同)的預算資金,令外界震驚。而民進黨當局豢養網軍隨時隨地出征的事例比比皆是,民眾也擔心該部門可能安置過去散佈、隱匿在週邊的側翼和網軍,讓他們“合法”進入體制,成為可以上班打卡領薪水的正式職業網軍,並“光明正大”用老百姓的納稅錢進行網路運作。

  爭議一:首任部門主管唐鳳

唐鳳 圖片來源:台灣“中時新聞網”

  初中肄業的唐鳳之所以會被民進黨重視並重用,始於曾積極參與“太陽花暴動”,並在過程中架設實況轉播臺,將暴亂行為即時在網上直播。而這一場“太陽花暴動”,不僅幫民進黨推翻馬英九時期為台灣立下汗馬功勞,也為民進黨建立了網軍架構的雛型。

  回顧民進黨對唐鳳的大內宣:自2016年成為臺行政機構最年輕“政委”,起初便利用機器人、直播等方式在國際網路安全相關會議發言;防疫期間他推出的疫苗、口罩系統在南韓、日本引起關注,甚至被封為“天才IT大臣”。

圖片來源:臺媒

  然而事實很諷刺,疫苗、口罩預約系統等剛上線,系統就塞車大當機,民眾怨聲載道,甚至自2016年起,台當局發生多起個資外泄危機,讓老百姓現在三天兩頭接詐騙電話,甚至柬埔寨的詐騙資訊也能輕易在網路上流傳。

  爭議二:該部門的主要任務

  蔡英文日前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指出,成立數位發展部門主要有3大任務:分別為協助企業加速數位轉型、提升台灣資安聯防體系、促進開放資料及公私協力。然而,連疫苗採購合約及論文都可以列為機密文件封存30年,民進黨現在卻説要推動“資訊透明”,有誰會相信?

  唐鳳也宣稱“不做數位極權的老大哥”,而是要運用數位工具協助數位轉型,還稱數發部門轄下設有“多元宇宙科”。問題是,連詐騙垃圾訊息這樣困擾民眾日常數位生活的基本功課都無法處理,卻好高騖遠的説要處理“多元宇宙”。所謂打造“更高層級的台灣資安聯防體系”,不僅遭外界諷為空話,更讓網軍總部的惡名纏身。

  爭議三:217億新台幣的超高預算

  一個至今業務內容和政策規劃都還説不清楚的新成立部門,一下子就編了217億這麼大一筆預算,實在令人咋舌。

  儘管數位發展部門的籌備工作小組回應,數位部門含兩署公務預算約57億元,其中含各部門移撥業務與預算約32億元,另外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約160億余元,所以總共約218億元。前瞻基礎建設包括智慧城鄉服務、基礎建設環境、産業數位轉型、數位人才淬煉、縮短偏鄉數位落差、推廣數位公益服務等內容。但因為這些政策方向的實際施行細節也還未可知,究竟這筆預算會用在哪,外界仍舊非常好奇。

  國民黨民意代表賴士葆隨即指出,目前數位發展部門的員額是600人,假設每人月薪都10萬元好了,一年也不過7.2億元,剩下的錢要拿來做什麼?

  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也爆料,數位發展部門花費7000萬元在台北車站附近租辦公室,這樣大手大腳的花錢方式,實在讓人質疑。

  爭議四:五成入編人員無資質限制

  據了解,該部門額編列598人,最多可有300名約聘人員,這就留給了民進黨可以進行“暗黑操作”的廣闊空間。半數員額沒有任用資格限制,約聘雇人員毫無把關標準,而且唐鳳言明只問戰力,不問學歷與資歷,形同完全人治,任由主管全權決定,這樣豈不有著上下其手的隱憂?如何能防堵原本暗地作業的網軍臺面化?根據台灣地區“聘用人員聘用條例施行細則”,台當局各機關因應業務需要之聘用人員,以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且以非機關現有人員能擔任者為限,目前公考本來就有很多資訊方面的考科,何須破壞制度大量進用約聘人員?

  民進黨當局如此操作,也難免會有人質疑,數發部門就是綠營網軍的洗白基地,能獲得大量納編,也成為民進黨操控輿論運用的工具。畢竟現在數位時代最敏感的就是網軍、資訊戰,前一陣子所謂的“數位仲介法”所引發的爭議就是最好的例子。儘管唐鳳表明“我們並沒有資通電軍進駐數發部門的問題”,但這樣不夠明確的立場陳述,實在無法掃除各界的重重疑慮,特別是民進黨近年大肆豢養網軍,東躲西藏,唯恐現形。

  民眾黨民意代表蔡壁如強調,一個公家機關,有半數是約聘人員,講好聽是活化用人渠道,但實際上恐怕是增加私相授受的空間,為自己人鋪路。


責任編輯:邱夢穎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