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0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國家衛健委10日通報,9日中國內地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90例,其中境外輸入51例,本土239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090例,其中境外輸入96例,本土994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9日24時,中國內地現有確診6135例,累計死亡52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46618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560例,累計確診22957例,無死亡病例。
北京本次疫情涉三所學校 中國傳媒大學新增多個風險區
9日中國內地新增本土感染者1233例(確診+無症狀者),較前一日(1292例)繼續下降,但仍呈點多面廣之勢,涉及27個省份。其中本土確診239例,來自22個省份:四川86例,內蒙古33例,廣東26例,北京和西藏各16例,山東13例,廣西12例,另15個省份各有個位數新增。
當日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994例,自8月10日以來中國內地日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首次降至千例以下。上述感染者分佈在24個省份:西藏306例,黑龍江111例,四川82例,廣西81例,山東70例,江西59例,遼寧53例,貴州43例,湖北39例,內蒙古36例,另14個省份各有30例以下的新增。
北京市疾控中心10日通報,該市9日新增本土感染者14例,均為隔離觀察人員。至10日15時,北京再增本土感染者8例,其中7例在朝陽區,均為中國傳媒大學在校學生。
至此,自9月6日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校區出現校園聚集性疫情以來,北京本次疫情已經關聯三所學校,分別是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校區、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和中國傳媒大學。截至目前,三所學校已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逾60例。目前中國傳媒大學的多個宿舍樓和餐廳已被劃為中高風險區。
北京市官方表示,10日是中秋假期第一天,人員流動、聚集風險凸顯。針對9日晚發生的中國傳媒大學疫情,要全力以赴做好校園疫情處置,儘快查清感染來源,摸清病例活動軌跡所涉風險點位、人員以及校園進出情況,確保把風險撈幹篩凈。
新疆疫情得到有效遏制 海南全省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
新疆9日新增本土確診2例、無症狀感染者27例。截至9日24時,新疆(含兵團)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逾5700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9日晚通報,該區本輪疫情始於7月30日,迅速波及全區13個地(州、市)37個縣(市、區),兵團4個師2個市13個團場,成為新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疫情。目前,新疆日增感染人數持續下降,波及範圍不斷收窄,疫情高發勢頭已得到有效遏制。
海南省10日通報,該省9日新增本土感染者5例(確診2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均在隔離管控人員中發現。當前,海南省所有市縣已實現社會面清零,本輪情防控已進入收尾階段,逐步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
據官方數據,8月1日至9月9日,海南省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20706例(確診8618例、無症狀者12088例),其中三亞市15641例。
成都疫情形勢向好 貴陽疫情仍有傳播風險
四川省成都市9日新增本土確診40例(其中4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無症狀感染者39例。8月12日以來,成都市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逾1900例。
在經過了日增本土感染人數多日徘徊在150例上下的平臺期後,成都市近兩日新增本土感染人數均在百例以下,疫情形勢明顯向好。成都市已于日前發佈通告,力爭用一週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據悉,成都本輪疫情首例病例基因測序結果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A.2.76,與近期省內外多地流行疫情的病毒株同源。
貴州省貴陽市10日通報,9日12時至10日12時,貴陽市新增本土感染者160例。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貴陽市採取區域封控、全域靜態等防控措施,分時分批完成了3輪以上全員核酸檢測。截至目前,全市多個區縣(市)已解除靜態管理。
貴陽官方表示,雖然目前該市抗擊疫情階段性成果持續擴大,但貴陽近兩天日增本土感染人數仍然增幅較大,社會面尚未清零,傳播風險仍在,全市疫情防控還處於關鍵期。
大慶市主城區繼續實行臨時管控 大連全市嚴格使用“場所碼”
黑龍江省9日新增本土確診1例、無症狀感染者111例,依然主要來自大慶市(1+109)。截至9日24時,大慶市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逾1500例。據悉,該市疫情為外市輸入引發,已在部分社區出現擴散。
大慶市發佈通告稱,目前,該市疫情蔓延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但社區隱匿傳播鏈尚未完全阻斷,嚴防疫情反彈任務依然艱巨。為儘早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大慶市決定,自9日21時起,繼續在該市主城區實行5天臨時性管控措施。
遼寧省9日新增本土確診3例、無症狀感染者53例,均為大連市報告。8月19日以來,大連市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逾千例。
大連市10日發佈通告稱,為進一步加強重點場所和公共場所管控,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大連市決定自9月11日起在全市範圍內嚴格使用“場所碼”。“場所碼”為各個場所分配專屬二維碼,其中記錄了場所的名稱、地址等相關資訊,還融合了核酸檢測數據、遼事通“健康碼”數據,嚴格使用“場所碼”將大大提升核驗通行和追溯排查效率。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