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總書記和人民心貼心|讓“半條被子”的溫暖繼續傳承下去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門評論      2022-09-15 21:52:44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 題:讓“半條被子”的溫暖繼續傳承下去

新華社記者周楠、張格

青春是什麼?“95後”姑娘陳娟娟的回答是:青春是在廣闊基層賡續紅色血脈。

2020年9月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在這裡,總書記先後考察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村服務中心、衛生室等地。

時任沙洲瑤族村黨支部副書記的陳娟娟作為村服務中心負責人,向總書記彙報了為民服務的工作情況。

為民服務,在沙洲瑤族村有著情深義重的傳統——

1934年11月,紅軍長征經過此地,3名紅軍女戰士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臨走時把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留給她,也留下了一段軍民魚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2016年10月,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過“半條被子”的故事。他指出:“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産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仿佛一種召喚,也是一種緣分。2019年,從中山大學碩士畢業後,江西姑娘陳娟娟選調來到沙洲瑤族村。

“看到徐解秀老人和女紅軍們擠過的床,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基層多為老百姓幹實事、好事,成為那3名女紅軍一樣的人。”陳娟娟説。

考察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囑託陳娟娟等工作人員:“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準,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總書記的這番話,激起陳娟娟內心的深切共鳴。她想起自己初來乍到,著急地學習湘南土話,想要儘快和村民熟絡起來的那段時光。“總書記的話語,一下子點醒了我,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老百姓急難愁盼的事,就是我們要去解決的事。”

村裏老人辦理老年公交卡程式煩瑣,需要到村、鄉、縣三級跑三趟才能辦好手續,陳娟娟向縣裏彙報情況,推動老年公交卡的辦理許可權下放至村級。一個月不到,就為村民們辦理了超50張老年公交卡。陳娟娟用“日訪夜談”的形式入戶傾聽民聲,為村服務中心新增臨時救助等多項網辦事務,創新實行馬上辦、網上辦、預約辦、指導辦、到府代辦“五辦服務模式”,讓村民不出村就能把事辦好。

“身要正,心要誠,皮要厚,腿要勤,眼要活,嘴要甜,耳要靈,腦要清,手要嚴。”陳娟娟帶領村服務中心的5名同事服務著全村540余人,僅去年一年就為群眾辦理事項625件,群眾滿意率達到100%。

村民更順心,幹群更貼心。陳娟娟要離村學習一段時間,一位大姐連夜為她縫製了兩雙鞋墊,又擔心娟娟不肯收,就寫下留言:“這個不值錢的,希望你能收下,你為沙洲做的太多了,不知道走壞了多少鞋,一個女孩子背井離鄉為了沙洲的發展美好未來,付出這麼多,我代表我們全家感謝你。”

“原來做一名基層幹部是如此幸福!”陳娟娟感慨,自己只是做了一名黨員幹部應該做的事,群眾報以真摯的情感。“‘半條被子’的溫暖,我如今更真切地感受到了!”

在沙洲村工作兩年半,陳娟娟從人生地不熟,變得可以用方言與村民流利交談;從走出象牙塔的靦腆學生,長成獨當一面的“陳書記”;從一名“外地研究生”,成為群眾心中認可口中稱呼的“沙洲女兒”。

踩著老百姓縫製的鞋墊,走在這片土地上,陳娟娟常會想起總書記的一番話——共産黨人自己有一條被子也會剪下半條給老百姓,這絕不是口號,不是做秀,我們就是這麼做的。而且這種誓言,我們一直傳承下來了。正是這樣,老百姓才把共産黨看成是自家的黨、老百姓的黨。

“我要把‘半條被子’的溫暖,繼續傳承下去。”陳娟娟説。


責任編輯:邱夢穎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huaxia.com